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港媒:内地政府提升文化勿脱离大众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13日   来源:环球时报

  香港《南华早报》11月10日文章,原题:提升文化却冒脱离大众之险 珠三角地方官员正以雄心勃勃的计划促进该地区文化提升,但在外来工黄恋玉(音)看来,东莞的玉兰大剧院或许还不如建在月球上。

     10个月前从河南来到东莞打工的黄表示,她和该市其他数百万外来工宁肯多攒点钱,也不愿到这个大剧院看一场演出。“与这些文化设施相比,我更愿意涨工资,”她说,“我们有自己的娱乐方式”。

     拥有剧院、图书馆和博物馆的东莞中心广场,只不过是广东官员决心将该省打造成文化前沿的一个例证。作为内地最重要经济引擎的广东省,去年GDP和出口额分别占全国的1/10以上和30%左右。但它长期被贴上“文化沙漠”的标签,这正是当地政府希望改变的。

     东莞2005年斥资6亿多元兴建的这座剧院,即是转变这种局面的早期尝试。今年5月耗资14亿元的广州大剧院建成。东莞市政府今年宣布,该市将在未来5年内对文化产业再投资50亿元。东莞已为其“图书馆之城”的梦想投入巨资,截至去年年底,该市32个区和乡镇中有28个已至少建起一座公共图书馆。“我们有3万多本书籍,50%的读者为农民工,”一名村级图书馆管理员说,但她也承认,自去年5月该图书馆开办以来,该村村委会就未曾来借过书,“因为他们认为没必要”。

     专家称文化发展需要耐心和关爱,而硬件设施只是其中一部分。中山大学公共管理专家郭伟清(音)教授表示,此类剧院和工程的硬件“只适合精英”,并不等同于文化发展。“政府应考虑大众、农民工和年轻人真正需要什么,”他说,“如果公众不喜欢它们,剧院将毫无用处;如果读者不喜欢里面的图书,那么这些图书馆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作者伊凡?翟,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