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长沙老夫妻剪辑长沙晚报31年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5日   来源:长沙晚报

  本报讯 剪辑长沙晚报31年、设立家庭读书奖励基金、制定读书家规……在湖南省书香家庭读书故事会上,长沙的李震之、费季梅老人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家精彩的读书故事。昨日,他们和来自全省各地的其他9个家庭一起,被“三湘读书月”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省十佳书香家庭称号。

     精心剪辑《长沙晚报》31载

     “我是《长沙晚报》的忠实读者,还是资深通讯员呢!”李震之的客厅里摆放了数个报刊架,上面挂满了40多种报刊杂志,书房内的藏书占据了几堵墙壁。最让记者惊叹的是李老家100多本整整齐齐的晚报剪贴本,从1979年的《长沙日报》开始一直到2010年的《长沙晚报》,全部都能找到,而且进行了分门别类,包括天文、地理、哲学、国内大事、国际大事、伟人风范、祖国情怀、反腐倡廉、养生保健等80余类。里面既有李老上世纪70年代的作品,也有晚报各个方面的报道。

     “我喜欢看《长沙晚报》,内容健康,而且知识性强!”李老从大到刊头制作、小到一个日期的设计,乃至版面的安排设计都表示喜爱。“剪贴报纸,有利于查找数据,也易于温习知识。”据悉,由于资料收集全面,有不少人慕名到李老家来翻查资料。

     《岳阳楼记》等古文背诵如流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李老风趣幽默,当众就将《岳阳楼记》一字不漏快速背诵了出来,让人惊叹这位七旬老人的超人记忆力。他还背诵起了《聊斋志异》等章节,说自己能背诵几百篇古诗词,其中很多是50余年前学过的。

     “不吃味精,不吃鸡杂鸭杂……”记者向李老请教如何提高记忆力时,李老表示除了注意饮食和记忆方法外,还有一点就是坚持学习,不断温习,“长期用脑才会越用越好!”

     “读书不是苦事,我把读书当乐趣。”70岁的李老现任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文化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协会副主席等多职。“刀不磨,要生锈;水不流,要发臭;人不学,要落后。”李老从不打麻将、不打扑克,一有时间就看书学习。他的知识面十分广泛,特别是在堪舆学、民俗学、地理环境学以及书法等方面造诣很深。他曾在中央及地方刊物发表过数十篇论文,近年还编著出版了《世纪风》、《韶山毛泽东》、《吟咏湖湘》(300多首诗全部为嵌字诗,可谓中华一绝)、《笔墨情趣》等。

     定家规为儿女开读书“处方”

     李震之和老伴都是读书爱好者,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2小时。在他70大寿那天,老伴费季梅曾以七律诗相送:“风雨同舟数十春,相濡以沫感情真。虽然笑我少娇艳,但是爱吾最贴心。满室书香融雅趣,一家和睦乐天伦。如歌岁月人难老,携手期颐启后昆。”

     2008年,李老在家里设立了家庭读书奖励基金。“目的就是将读书竞争机制引入家庭,现在基金数额已达10万元。”李老告诉记者,家里有祖孙三代共15口人,平时分布在外地,每年春节团聚之时,大家庭就会进行评比奖励,“已经有两个孙子因为考上了重点高中分别获得1万多元的奖励。”而暑假里,李老还会将孙儿们集中在一起,进行古诗词背诵比赛、知识抢答等读书游戏,颇受孩子们欢迎。

     除了40多种报刊,李老和老伴每年还要看200本左右的书,并规定儿女们每年必须看50本以上的书籍。李老会根据儿女不同的工作性质开出读书“处方”,“做生意的要读经济,坐机关的要学管理,各有侧重。”此外,他还写了《齐家之道》、《处世之道》、《为官之道》严训子孙。

     在两老的潜移默化和循循善诱下,5个孙子学习成绩出类拔萃,4个儿女也各有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