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记者在对世界六国印刷业统计数据的分析报道过程中,听到不少业内专家反映:由于业内数据统计方式的缺陷,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单位统计出来的数据差距都很大,因而要对行业发展状况进行细节分析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
不久前,记者在对世界六国印刷业统计数据的分析报道过程中,听到不少业内专家反映:由于业内数据统计方式的缺陷,不同国家、同一国家不同单位统计出来的数据差距都很大,因而要对行业发展状况进行细节分析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从我们国家情况来说,因为印刷企业数量、种类繁多,经营方式、管理机制多样,统计工作非常复杂;统计标准细则和口径以及统计渠道的不同也会造成数据的很大差异。关于发展数据的统计分析,国内印刷行业里这些年微词颇多,如何得到权威可靠的行业发展统计数据,已经成为敏感的行业难题。近日,经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副司长曹宏遂介绍,笔者得到了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发来的《2009年上海印刷业年度报告》。报告中详列上海市2009年印刷行业发展的各方面数据,并通过这些翔实的数据,分析了上海市2009年印刷业的快速发展及地域优势与存在的问题。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印刷管理处处长周建平告诉记者,该报告数据是通过他们已经启用了两年的电子网络政务系统统计的,电子网络政务系统的应用,解决了行业数据统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印刷行业数字统计工作准确、快速而简便。
记者详读《2009年上海印刷业年度报告》,其中囊括了行业发展的大量信息,具有地区代表性,也为印刷业多层人士提供了研究资料,该统计系统的启用对行业数据统计工作是一个福音,其经验值得行业广泛借鉴。为此,记者报道两个话题:1.上海市印刷业数据统计及分析的信息概要。2.电子政务是如何解决统计问题的。
上海市印刷业数据统计及分析
从《2009年上海印刷业年度报告》中可以看到详细的企业分类及企业数。在4614家印刷企业中,出版物印刷企业有257家,占上海印刷企业总数的5.57%;包装印刷企业有2419家,占52.43%;其他印刷企业有1307家,占28.33%;打印、复印、名片印刷企业有631家,占13.67%。
主要经济指标统计显示:2009年上海市印刷工业与2008年相比,总产值为483亿元,增加了15亿元,增长了3.2%;利润总额为39亿元,增加了10.1亿元,增长了34.95%;工业增加值(GDP)为137亿元,增加了18亿元,增长了15.1%;总资产为619亿元,增加了88亿元,增长了16.57%;净资产为333亿元,增加了39亿元,增长了13.26%;全年境外印刷业务为32.95亿元,比2008年减少了6.75亿元,下降了17%;数字印刷销售收入为4.98亿元,增加了1.29亿元,增长了34.96%;全年应付工资总额为44.5亿元,增长了10.12%;应交增值税、营业税等税费总额为23.1亿元,与2008年相比基本持平。
报告翔实列举了2009年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产值利润资产新增情况对比,对印刷企业印前、印刷、印后设备新增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统计,对上海市10个区县印刷发展数据进行了对比。
通过翔实的数据统计,分析2009年上海印刷业的发展特点得出了“为上海市保增长、保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企业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基本一致;职工工资有较大提高;利润率指标在多年下降的情况下,2009年逆势上扬”等更有新鲜而实质性内容的结论。
围绕数据,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的管理者们也敏锐地发现了2009年上海印刷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企业规模略有下降;境外业务量下降,但是下降不平衡;出版物印刷企业调结构、促转型已迫在眉睫;印刷人才队伍状况堪忧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电子政务:最好的行业统计方式
长期以来,印刷行业管理部门为进行行业数据统计,使用纸质统计表格下发填报工作,一方面会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产业统计拖时漫长。而且,由于填报企业各自心态和出发点不同,所报数据往往与实际数额有差异甚至偏差很大,管理者常常无法得到即时、准确的产业统计数据,所报数据也很难满足各个部门不同的统计要求。
一年前,也就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处电子政务系统开通使用一年以后,新闻出版总署印刷发行管理司为推进印刷管理网络信息系统建设,专门在江苏召开了全国印刷监管网络信息系统现场交流会。上海市作为典型介绍了他们开发使用电子网络政务系统的经验及其电子政务的全方位功能,并将其描述为:一个“利用网络技术将印刷行业自上而下,自内而外,进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无缝隙集成’,‘打破时间、空间及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地为社会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的网络政务系统。上海电子政务系统让大家耳目一新,开拓了大家的眼界,但许多人对这套系统所具有的统计功能并没有更深入的体会。如今,摆在面前的《2009年上海印刷业年度报告》让记者充分感受到电子政务系统对于行业数据统计的扎实功效。
网络管理思路与实操
上海印刷业统计分析是通过年度核验系统同时进行的。在行业管理的年度核验中,印刷企业网上申报统计数据。整个系统分为企业录入系统、区县管理系统和市局管理系统;网络申报系统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变更信息、企业设备信息、企业年报信息、企业月报和季报信息、信息发布、系统维护等,其中企业基本信息中的企业基本情况与企业变更和许可证打印整合在一起;企业基本信息中的企业联系信息与直邮输出、手机平台整合在一起;企业年报和季报采用区县印刷行政管理部门和市局两级审核;上海所有印刷企业申报年报、1000万元产值以上的650家企业申报季报、220家重点印刷企业申报月报,随时可以重新调整。加上功能强大的查询系统与EXCEL电子表格连接,使数据的统计更有灵活性;统计功能之强大,基本满足了现有各管理部门的要求。
经过系统软件在上海的开发及推广,该数字统计功能在完成年度、季度、月度的统计数据的同时,还能够了解出版物、包装、其他和三印企业的产业情况,能够了解各类企业在上海的布局,能够掌握国际印刷在上海的发展等,对推动上海印刷产业发展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去年在年度报告分析的基础上,他们发现上海市闵行区产业发展遥遥领先其他区县,调研后发现闵行区在推进特色印刷方面确实有独特之处,他们就推广闵行区的经验,从而达到了推进整个上海印刷产业发展的目的。
据介绍,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印刷管理处年度核验至少需要3个月,现在我们只需要一个月;过去需要借人录入,现在我们处里只有一个人负责。
对统计内容的详细设定
那么,电子网络监管系统在哪些具体统计内容上与以往有所不同?统计结果具体有什么改变?是否还有完善的余地?就记者这些问题,周建平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2009年上海印刷行业统计内容大大增加,年报统计除新闻出版总署要求的财务报表和重要指标外,还增加了人才信息和设备信息;月报和季报的统计有10个模块可以选择,可以填报基本模块,也可以填报人才、资格认证、设备信息。为了年度核验和上海印刷业竞争力排名,该系统还要求企业填报质量认证情况、获取的荣誉称号、获奖记录和奖惩记录、自主创新成果等。
与过去的年度统计相比,统计数据的精确性大大提高,过去通过纸质数据报送,然后再录入软件系统,本身就已经出现很大的误差,现在的系统本身就有对数据的判断。此外,企业报送的时候,采取了两级审核,数据的准确性有了很好的保障。上海报送的年度数据与网上的数据完全吻合,没有任何人工调整。
就统计系统的继续完善性,周建平表示,该统计系统就如何将统计数据与产业发展更好地结合还需要完善,特别是设备信息、用纸信息、各类印刷的印量信息还有待完善。除了“上海印刷业统计分析、年度核验系统”,还有一个“上海印刷业监管系统”,这个监管系统也已经完全投入使用,这两个系统的对接也是需要完善的。
利用统计系统的两个关键点
根据新系统使用两年来的情况,周建平总结了两个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第一,作为一个统计分析、年度核验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主要有三个环节,其一是做好需求,其二是软件开发,其三是推广使用。除了第二环节是软件公司负责,需求分析和推广使用的两个环节都是新闻出版局职能部门负责。首先,需求分析一定要符合实际,特别是要方便企业,这个软件最终被企业所接受,关键是需求做得好,能够不让企业自己计算的尽可能不计算,能够简化的尽可能简化,界面也非常简捷。其次,推广使用也一定要循序渐进,这个软件采用了边开发、边使用。第一年软件推广的主要目标是企业必须填报,第二年软件推广的目标是提高填报数据的质量,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使企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现在,上海印刷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填报月报和季报都已经非常适应了,也已经充分感受到这个软件的统计数据对印刷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软件开发要与当前信息化的发展相吻合。周建平认为,这个软件的特点就是与手机平台对接。去年他们催报季报还采用直邮方式,今年,月报和季报的催报、月报和季报数据的发送都采用了手机平台,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这个软件有功能强大的企业分类统计,无论是各种会议,还是各种数据的发送,都可以在这个软件上实施分类,然后通过手机平台发送。例如,对出版物印刷企业的监管,包括各类告知书,都是通过该软件分类,手机平台发送完成。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