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关东风情的文本性诠释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27日   来源:长春日报

  评论国画家黄璘的创作委实有些难度。一是至今我们未曾谋面,他此时还在京城公干,所以早已打成腹稿的采访计划成了一纸空谈;二是因为各种原因,容我写作的时间大约只有十几个小时,作为曾经一线的新闻记者,我虽然可以口述的速度完成一篇新闻消息或特写之类的稿件,但要对一位著名的画家评头品足,除了对“草就”的谦词说不,还要在短时间内调动起自己所有的专业知识和艺术积累,只有更快还有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

  这无疑是一个专业性质的考验,比职称外语考试还要备受折磨。我只有迎难而进,依稀耳畔还回响着当年的“下定决心……”云云。

  好在我对黄璘并不陌生,尤其对他的家学渊源崇敬备至。我在欣赏黄璘水墨山水画册时,深感乃父之风,对我国已故著名的山水画家黄秋实老先生更加怀念。

  黄璘之父黄秋实先生是藉助书画艺术反映关东长白山景物的大家,他以“大写意笔法与泼墨重彩技法,浑然天成,相得益彰”的艺术特色在画坛上遐迩所闻,他的长150米、高2米的国画长卷《长白山颂》成为我国冰雪山水画的扛鼎之作。所以,我观黄璘画作,评价为“继承和发展了黄秋实先生的创作风格和文化内蕴,将用比较传统的笔墨来探索地域特点的中国冰雪画推向了新的高度”。

  我这里所说的地域特点是一种北派艺术风格的构成,是关东画派的看家特色。关东画派是反映和再现关东习俗、民生状态的一个艺术派别。按照关东画派宣言式的艺术表现风格和创作形式,其可定义为“立足关东,形成豪爽粗犷的笔墨风格,追求憨实浓重的个性、博大雄浑的品位,表现巍巍壮观的关东风情。”而冰雪山水画则是关东画派的一个艺术分支。那么,黄璘作为生于关东,以描绘关东风情为艺术摹本的本土画家,高举着关东画派的大旗也就理之所趋了。

  “以冰雪为题材的国画山水画有其很高超的艺术品位和重要地位,多年来,不少国画大家都以严谨的艺术手法和严肃的治学态度,对其发展起到了开拓性的作用,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皴’、‘叠压法’、‘勾矾填色法’、‘矾骨拓印法’、‘压印对折法’等新的绘画表现技法。这些画家以独特的手法和技艺,推出了一批批精致之作,无论从美学意义、美术变革、流派意识和新的艺术观念上,都站在了具有美术史传承和民族性体现范畴的前沿。”这是我在评论中国冰雪山水画时的一段“语录”,我曾经把中国画的冰雪山水画界定为“冰雪”和“瑞雪”之分,这是在为一些不同风格的画家撰写评论时的“突发奇想”,我说这两种细化分类没有根本的原则之分,只是技法的不同,也就是材料和笔墨的使用与运用的区别。我认为黄璘的冰雪画偏重于写实,在技法上对传统并无大的逆离,就可归放为“瑞雪”之作。

  中国画的本质技法是水的运用,墨色入水,洇晕着、摇曳着、浸染着、渲泄着,将“墨分五色”和色彩变化的规律诠释得天衣无缝。在黄璘的作品《长白雪松》中,这种水墨的真正融合达到了“再现神奇的冰雪世界”的艺术效果,整体环境的冰雪基调,加之远近苍苍茫茫环裹着冰铠的树林和尚未被寒冷封实的水流,使审美主体仿佛置身于关东塞外的一片肃杀之中,而松树的昂首迎风沐雪,却也将一种顽强抗争的坚韧与果敢跃然画面之上。

  还有《净土绝尘境》,这是一张9尺整张的横幅作品。在远近、虚实、黑白的调度中,黄璘独具匠心,他利用稔熟的笔墨技法和艺术手段,强调了雪与光的结合,营造了一种神秘,一种高远,一种旷大,一种圣洁,将长白山的仙境韵致表述得淋漓而精到。

  关于黄璘作品的艺术特色,我倒是非常同意薛永年先生的说法,“我看黄璘的画就是既很讲笔墨,又很讲丘壑,这个丘壑我们过去在前人的画里就没有见过。他的笔墨是把古人的各种泼墨也好、破墨也好、皴擦点染也好、干湿的关系也好,他把这些都打散了,然后根据自己观察的长白山、他对长白山的那种感受,重新组合起来,变成自己的表现方式。他非常注意黑白关系,他的那种皴法,很有表现力。别人没有这样表现过,而他表现出来了……”我认为这种中肯的评价一矢中的,如果黄璘的异于别人的表现方式,没有这种打散到组合的艰难过程,他的作品也就不会引起评论界大家们的注意和书画爱好者们的拥趸,也就没有他在中国冰雪画山寨中的一把金交椅。

  黄璘常说:“喜爱画雪,并不是因为技法限制,或者我的这种画法更适合于什么形式。画雪,因为迷恋。不仅因为家乡的特色是雪,更多的是雪山、雪景、白山黑水给我的感动。我只是尊重事实的,把我所看见的景色,大自然给我的感受,如实地表达在我的画中。那是一种心灵上的释放,一种豁达。”我理解他的这种释放和豁达的心理感觉,以他的家学渊源,他大可以“附”在中国冰雪山水画大家——他的父亲的艺术“襁褓”中以几幅像模像样的画作来很惬意地生存下去,以当今的收藏形势和市场现状,加之他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名分,他可能活得相当不错。然而,他还要执意践行“打散——组合”的艺术追求,还要做一种“心灵上的释放”,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他要释放什么?我想,是艺术天分的满溢,是艺术之路长途跋涉的生命渴望,是对艺术终极的向往和追求。当然还有对家乡的挚爱和对关东画派艺术精神实质的放扬与坚守。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黄璘。

  黄璘,男,汉族,1957年生于长春市。198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中国友联画院特聘画家、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就职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