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安阳文化体制改革“改”出生机一片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26日   来源:大河网-河南日报

  连日来,在安阳举办的一系列文化活动高潮迭起:9月16日,2010年殷商文化旅游节隆重登场;当晚,第四届黄河戏剧节拉开帷幕,9月19日,安阳·汉字之旅活动正式启动……
  “而再过几天,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会议又将在安阳召开,这些文化活动看似偶合,其背后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制度性破冰之举!”安阳市一位负责文化体制改革的同志如是说。
  作为全省五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去年11月,安阳市专门出台市直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的暂行规定,市财政拨付560万元,作为改制成本支付给转企改制单位。12月,安阳市9家文化体制改革单位同时挂牌成立。今年4月底,安阳市及所属县(市、区)31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率先在全省完成转企改制,并做到了补贴到位、人员安置到位、职工身份到位和社保关系转换到位。
  安阳市鼓楼影剧院就是文化体制改革的受益者。该院经理杜文彬告诉记者,改制后,他们得以轻装上阵,公司加入了北京世纪东方数字电影院线,积极开展广场数字电影放映活动。“今年我们已在城乡广场放映数字电影200多场,观众8万余人次。每上映一场电影,公司可以拿到政府补贴和社会资助200元至600元,既繁荣了城乡文化市场,也保证了公司正常运转。”
  在安阳,大刀阔斧的文化体制改革,除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还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安阳日报社的广告、发行、印刷等经营性部门就被剥离出来,成立经营性公司,实行市场化运作;将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行政执法队伍整合,组建市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将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单位“三局合一”,成立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4D影片《甲骨文》已完成制作并在中国文字博物馆4D影院上映,大型文字服饰艺术展演《汉字霓裳》、《殷商妇好》已开始公开试演,《第四片甲骨》已经开拍,3D数字影片《梦回殷商》、电视剧《马氏庄园》等也在抓紧筹拍。
  “下一步,我们将总结推广文化体制改革经验,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拉长文化产业链条,把安阳市的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安阳市委书记张广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