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新津努力建成新材料千亿级产业功能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9月20日   来源:成都日报

  本报讯 记者近日从新津县获悉,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总规、产规、控规日前通过了市新材料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与此同时,功能区基础设施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项目承载能力日渐提升。在33平方公里的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内,一座工业新城呼之欲出。

     按照“将功能区建成特色鲜明、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新城”的目标,新津县正加快推进功能区建设,力争不超过10年时间,努力建成千亿级产业功能区,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抢占先机全力推进

     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建设

     今年年初,按照我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着眼于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成都市规划了13个市级战略产业功能区,并决定将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布局在新津。

     新材料产业,是中央确定的转方式、调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成都市实现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有专家预言,谁最先发展壮大这一新兴产业,谁就赢得了未来发展的先机。

     面对机遇,已跻身“四川省县级经济综合评价十强县”和“中国产业发展能力百强县(市、区)”的新津,相机而动,依托多年的产业发展积淀,将产业发展的重点瞄准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合成树脂(塑料)、硅锂材料、稀土材料等新材料及其相关制品,促进新材料产业纵向延伸及横向聚集,剑指“西部第一、国内一流”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核心基地。

     为加快推进新材料功能区建设,成都市成立了以市委领导挂帅统筹协调、市政府产业促进部门和新津县委县政府具体推进的新材料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形成了市县分级负责、整体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和市县两级产业推进对接制度。

     经过大半年“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全力推进,目前,已经完成了新材料功能区总规、控规、产规的编制。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快速推进,功能区已开工道路建设项目约15公里,建成道路约8公里;完成了电力、天然气等各类管线建设30公里;完成功能区岷江西岸6万吨/日工业供水厂主体工程和给水管网;岷江东岸工业水厂、工业污水处理厂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累计13亿元的基础设施投入,大大增强了项目承载能力。

     10余家企业

     将相约新津集体签约

     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的产业发展定位是:以引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辐射力的新材料项目为核心,以培育和构建上、下游产品链为支撑点,构建科技含量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资源配置合理、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环境友好的产业体系。

     针对新材料项目引进,新津县在资源、土地、能源、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倾斜,同时针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企一策,给予大力支持。

     今年上半年第三届国际化工新材料(成都)峰会期间,签约新材料产业项目12个;科技部授予功能区“国家高性能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昭示着新材料产业功能区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新材料产业在新津能够形成集群式发展态势,源于新津的特有优势——产业基础雄厚:天威硅业3000吨/年多晶硅生产线全面投产,中蓝晨光特种纤维项目正在单机调试,现有的产业基础为后续关联产业项目落户创造了便利条件。区位交通条件优越:周边城市有丰富矿产资源条件,在全省确定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带上,能无缝对接产业上下游企业,是聚焦信息、人才、物流、资金流的洼地。技术平台过硬:新津与天津大学合作设立了新材料研发孵化中心,与四川大学、西南交大等合作建设新材料中试服务平台,中蓝晨光院、昊华西南院也将在功能区内设立国家级新材料重点实验室……

     新津县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津将于下个月举行新材料项目集体签约仪式,10余家企业将与功能区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协议投资额预计将超过60亿元。

     从“建园”

     向“造城”转变

     起步虽晚,但目标高远。新材料产业功能区从规划伊始就摒弃单一发展工业的模式,按照“工业园区向工业新城转变”的理念,从“建园”向“造城”战略转变,创造性地把园区作为城市来进行规划和建设。

     从规划、建设,到产业发展、人居环境与园林绿化,再到公共服务、商务运行与文化品位,新材料功能区都体现出一座现代化生态产业城应有的水准和功能。记者在规划图上看到,按照“一心、两轴、一基地、多区块”的布局,整个功能区内,除了新材料园区组成的产业基地,还有集总部、研发、办公、会议展览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以及为产业功能区升级配套规划的商贸市场区、居住组团、综合配套区等多个功能区块。

     另一方面,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发展定位上,不仅承接市域内其他新材料产业的转移,还将通过产业链整合与其他产业功能区共同形成产业集群,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阶段,到2015年,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将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成为西部领先的新材料产业园;到2020年,功能区将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成为国内一流的复合型新材料产业基地;2030年,一座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的现代化生态新材料产业城,将在成都经济战略版图上宏伟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