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重温抗战历史,缅怀抗战先烈,弘扬抗战精神,昨日,重庆市举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座谈会。抗日老战士、爱国将领亲属代表,市级各民主党派及工商联代表,机关干部、工人、农民、部队官兵、社科专家、知识分子、大中学生代表共160余人一起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市领导张轩、何事忠、范照兵、夏培度、陈景秋出席座谈会。
“没有他们昨天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安康的幸福生活”
抗日战争时期,原四川省重庆市委副书记、政协副主席孟广涵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八路军总部工作、学习过很长一段时间。他回忆说,当年日军采取扫荡、封锁和发展伪组织对根据地进行蚕食等手段,妄图消灭太行山根据地。但根据地军民是坚强不屈的,这些手段不但没有吓到大家,反而激发了对日军的仇恨和抗日到底的坚定决心,日军每次扫荡都被根据地军民粉碎了。“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亲身经历过那场宏伟悲壮的反法西斯战争的老战士,解放军原56032部队副政委赵续泰在发言时心情很激动。每当回忆起那段光辉的抗战岁月,回忆起那些为祖国、为民族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们,他总是热泪盈眶,感动不已。“可以说,没有他们昨天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和平安康的幸福生活。”
民革重庆市委副主委、爱国将领冯玉祥之孙冯文二坚定地说,抗战胜利的史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历史选择,也是唯一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各位老前辈的启迪下,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学生秦莹感慨地说,经过65年风雨,抗战于年轻人似乎已是遥不可及,然后细细回想,这次胜利给自己的启发实在太多。
秦莹是从东北到重庆求学的。体味这座城市的历史后,她深深为重庆的坚强不屈而感动。“重庆,的确不负红岩的荣耀!生活在这座城市里,我们应时刻不忘历史,时刻谨记拼搏!”
重庆警备区通信站教导员刘硕良、西南大学教授潘洵发了言。
六大任务向世界推出重庆抗战工程成果
座谈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党史研究室主任周勇通报了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情况。
以重庆为中心的中国西部地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大后方人民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抗战历史文化。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更是重庆和中国西部地区历史价值最重要、发展现状最薄弱、抢救保护最紧迫的历史文化资源。
为此,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决定实施“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与建设工程”,用8年时间,完成历史文化研究、遗址抢救保护、文献档案建设、文艺精品创作、文化设施建设、对外交流合作六大任务,把重庆抗战工程的成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目前,重庆市已投入5.2亿元,对104处抗战遗址进行了抢救维修,已对外开放82处,对182处尚未定级的抗战遗址实施了统一挂牌保护。投入巨资在重庆图书馆建立了世界最先进水平的特藏中心书库,同时已收集到一大批大陆、台湾和当事国的文献资料。已完成了电视连续剧《周恩来在重庆》、《民主之澜》、《黄炎培》,话剧《河街茶馆》等制作。举办了“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海峡两岸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等多次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会议。重庆抗战工程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红岩精神,开创重庆未来
市委副书记张轩指出,抗日战争胜利已经65年了,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焕发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抗日战争胜利65年后的今天,我们再一次提起这段历史,就是要提醒我们珍惜和平、不忘历史。
张轩说,纪念抗战胜利65周年,是为了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是为了珍惜和平、开创未来,是为了国家强大、人民幸福,是为了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牢记历史,我们才能创造未来。”张轩说,中华民族和重庆儿女在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抗战精神和红岩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这一精神,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为建设“五个重庆”和内陆开放高地而努力奋斗。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