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芭蕾在蓉城从来不缺乏知音,芭蕾舞剧是蓉城舞台上长年最受欢迎的艺术种类之一。去年6月,中芭“看家宝”、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成都的精彩演出,让不少舞迷记忆犹新,昨晚,中芭带着《红色娘子军》强势回归,回报蓉城观众的厚爱,在省体的演出,再次续写蓉城观众与足尖艺术的不解之缘。46年前的经典没有因为时光流逝而失去光芒,《红色娘子军》里的每一个画面,依旧让观众感动,数十次掌声是为“倒踢紫金冠”“掀身探海”“乌龙绞柱”等民族芭蕾绝活叫好,也是为“万泉河水清又清”“向前进、向前进” 等熟悉的旋律而喝彩。“娘子军”的中国气派又一次征服了观众。据悉,《红色娘子军》今晚还将继续演出。
《向前进》
纪录片记录“娘子军”幕后故事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是一部众人皆知的“红色经典”,堪称中芭镇团之宝,从首演至今,46年来演出已超过2500场,成为中国芭蕾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作品,也成为中芭自建团以来演出场次最多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作为中国第一部具有中国风格的芭蕾舞剧,早已超越了时代,动人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使得即使没经历那个年代的人一样可以欣赏其美妙。昨晚来蓉演出的“琼花”鲁娜、“洪常青”周兆晖是《红色娘子军》第五代中的佼佼者,而第五代被公认为技术最全面的一代。
记者还了解到,去年中芭在蓉演出时,知名纪录片拍摄者、成都妹子甘露也带领团队来蓉跟踪拍摄,今年1月,甘露历时5年跟随中芭拍摄的纪录片《我们在跳舞》也终于面世。《我们在跳舞》是目前亚洲第一部全面反映芭蕾舞演员生存状态的纪录片,分为《向前进》《灯舞红》《谁起舞》《舞者梦》4个章节,全面深入记录了中芭演员的方方面面,从他们练功、演出、生活、恋爱到他们之间的竞争、无奈、挣扎、孤独和奋斗,跨越中国芭蕾舞发展剧变的10年。第一个章节《向前进》就将《红色娘子军》台前幕后的很多故事首次公之于世。
第五代琼花
有军人的刚健也有女性的柔情
昨晚场内明显以中年观众居多,他们对这一剧目相当熟悉,当“常青指路”经典造型出现,幕侧顿时射出一道温暖的红光,这意味深长的一幕令全场爆发出热烈掌声;当琼花被家丁抓住毒打,那声声鞭响仿佛敲在观众心上;当琼花来到革命根据地,将脸庞贴近红旗时,观众为她欢喜;当琼花挣脱同伴的手,不顾一切向南霸天射击而暴露红军行动时,观众又为她叹息;当洪常青英勇就义,那把罪恶之火腾地燃起时,记者身边的观众双眼含泪……全剧激昂之中不乏欢笑,当洪常青乔装的归国华侨打点南霸天家丁赏银时,众家丁一拥而上的滑稽场面逗得观众哈哈大笑,“南霸天和家丁们把反面角色演活了!”观众评价说。
除了场景的营造抓住观众的心,演员的表演、高超的技巧也令人赞不绝口。舞台上的琼花跃起时,双脚变幻成点水的蜻蜓,奔走时,就变成了一只飞翔的蝴蝶,琼花为逃离虎口急切奔跑时的经典动作“倒踢紫金冠”,以及“掀身探海”“乌龙绞柱”令人叫绝,鲁娜以极具爆发力的舞姿、细腻的表演、深沉的感情,突出了琼花坚强不屈的性格,而她所扮演的参军后的琼花,突出了军人的刚健与女性的柔情,生动地刻画了琼花从一个不懂组织纪律的野丫头转变为一名战士的成长过程。洪常青的“旋风空转”“凌空越”“燕式跳”等专业芭蕾舞动作,也让全场赞叹之余掌声雷动。
全场唱响
“万泉河水清又清”
当熟悉的《娘子军连歌》和《万泉河水清又清》曲调响起,全场观众情不自禁地和着音乐打起拍子。“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委婉动听的配乐穿插于剧中,英雄情结感染着每位观众。“向前进,向前进……”演出结束时,当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全场观众一起唱了起来,心潮澎湃的他们久久不愿离去。
洪常青、吴琼花、大刀舞、斗笠舞,当所有的记忆被这些人物和画面唤醒,观众的心情既开心又留恋。“演员的衣服全湿透了,这让我们想起了当初自己表演时,也是这么拼命。”看完演出,不少成都的“琼花”“常青”深有感触。和他们一样,在场观众大部分都看过当年《红色娘子军》的电影和演出,岁月不知不觉流淌过46载,青春不再,激情依旧。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