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正规教育课程框架(徵询意见稿)》自七月一日起接受公衆谘询,内容涉及延长每学年教育活动日数至不少於一百九十五日等规定。有教育界认同延长学年、减轻每学日教学时长,对学生理解知识、优化教学模式及缓解教师压力的积极意义。惟夏令班应否取消,各方意见不一。教育界呼吁教师、公衆等对新法规积极建言献策,深入理解课程改革的重要影响。
把握谘询时机提意见
《正规教育课程框架》涉及幼、小、初及高中四阶段的课程改革,包括革新学习领域及科目、统整学习课程、修改学年教育活动日数、纳入余暇活动至课程内容规定,与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长牵连甚广。惟教育界称,谘询期以来,公衆反应冷淡,或与推出时间适逢暑假,不利集合教师声音有关。澳门历史教育学会会长林发钦指出,该框架属行政法规,将来毋须经过行政会、立法会审议,教师作为改革的施行者,应把握谘询时机发表意见。
林发钦指,《框架》其中一项重大变化是为各教育阶段设定学习领域,通过课程统整,促进学生全人发展,如建议中、小学阶段设“个人、社会与人民”、“科学与科技”等领域,学校可根据各自情况为上述领域设置一个或以上科目,即意味着传统的历史、地理、品德与公民三科目可“三合一”,生物、化学、物理亦大可综合成一科,届时传统学科将消失。如此规定对学生影响不在讲,随之必将引起师资问题。现时接受专科训练的教师,如何兼具交叉学科知识,将其有机整合传授学生,将来皆是挑战。建议教师多关注《框架》内涉及将来教学变革的实际问题,提出意见。
有教师担心延长学年导致夏令班取消,将变相降低收入。林发钦认为,随着《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的实施及政府增大教育的投入,当局应循日常途径大幅提升教师收入及福利待遇,弥补因取消夏令班导致的损失。尤其财政状况良好的学校,可调升用於支付教师薪金的比例至七成以上,让教师更好地接纳方案。
建议新学年加强宣传
中华教育会理事、青洲小学校长张捷认为,延长学年对提高课堂教学素质、减轻师生教与学的负担均有裨益,但延长的十五天如何在各学科划分比例、具体至按照每分钟计算的课程安排如何执行,仍存大幅讨论空间。至於外界意见不一的夏令班存废问题,家庭殷实者尚可透过各适其适的活动充实暑假,但收费合理、内容安排得宜的夏令班,在协助中、下阶层家庭照顾子女意义重要,降低其因被放任自如而遭不良诱惑的危险。当局暂时将谘询截止期订於十月底,建议当局新学年开始後加强宣传,并适当延长谘询期及举办公衆谘询会,让教师、家长均有深入认识。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