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福建援建项目之一——彭州天彭镇综合文化站,最近刚开设起来的文化茶园好不热闹。“现在天气热,在空调房里喝喝茶,等会再到文化站看看书、跳跳舞,生活过得越来越安逸了!”群众对茶园低廉的收费,纷纷表示认同。而相对于整个文化站完全免费开放来说,尝试性推出收费服务项目,则是天彭镇和文化站在援建项目的后续管理运营上的一个新探索。
丰富生活 第一个文化站投用
今年3月,彭州第一个由福建援建的文化站投入了使用。对天彭镇居民来说,从此生活又多了一个乐趣。每天早上7点至8点,下午5点至晚上,是天彭镇综合文化站活动人数最为集中的时段。群众三三两两结队前来,或跳跳舞、或健健身、或看看书、或上上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在文化站记者看到,一到傍晚,文化站的广场上,大家都舞动起来,非常投入。在娱乐健身方面,文化站下足了工夫。不仅在多功能活动室配备了专业音响、点歌系统、排练舞台、影视放映设备,还在广场专门安装了群众健身活动使用的音响、跳舞灯光。购置各类文体用品,免费为前来活动的群众提供器材、场地、服务,并安排辅导人员现场服务和辅导,举行拔河、乒乓球、象棋、广场健身操大赛;培训社区文艺队,定期开展文艺汇演等。此外,天彭镇文化站的服务项目还有图书室、活动展示陈列室、少儿电子阅览室和成人阅览室等,每天均向群众免费开放。
有序管理 实现少儿绿色上网
记者看到,光图书阅览室,藏书量便达到了6000余册,其中包括文学着作、养殖技术等各类书籍,致力于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与农业技能。而活动展示陈列室,不仅展出了天彭镇各个镇域文化活动的详细情况,还陈列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彭闹年锣鼓”,以及天彭镇书画爱好者的诗书画作品。
对于众多的设备设施,如何进行有序管理?这成为彭州接手文化站项目后的一项重点工作。首先,将文化站开放办法、服务流程、岗位责任制度、考勤制度、安全卫生制度向群众公示,规范了服务指南和流程。
在服务管理方面,文化站实行“一证一卡”制度,即图书阅览证和文体活动卡,群众可凭卡借阅图书,进行电子阅览,进入多功能活动室,借用体育健身器材等,不收取任何费用。
电子阅览室管理,更侧重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为绿色上网,甚至连QQ都不能上。电子阅览室实行限时服务,每周六、周日9:00—12:00,13:00—17:00开放,每人每次上网不得超过2个小时(寒暑假每天开放),少儿可凭家长在文化站为其办理的个人图书借阅卡,以实名登记方式在规定的开放时间段前来学习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免一切成本费。
展开探索 变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
“作为全公益性的文化站,对群众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但是要让文化站持续办下去,则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据天彭镇有关人士介绍,文化站投入使用时,光场内绿化、场地硬化、购置器材等就花费很大。更不要说在日常运行上,每天都要产生水电费、网络运行费,加上日常维护,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光靠财政拨款解决,显然是不现实的!”
作为彭州第一家投入使用的文化站,要想持续长久办下去,彭州展开了一项新探索——那就是“变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而文化茶园正是一个尝试。
在文化站的一侧,通过配套设施建设,增加了文化茶园这一服务项目。群众在看书、跳舞之余,轻松喝喝茶,收费两三元,完全出于自愿。记者了解到,前来的群众对服务项目的增加,持肯定态度。而在文化站看来,虽然文化茶园每天创收不多,但可以聚集更多的人气,至少对今后引入一定的社会资金有帮助。
为减轻财政负担,天彭镇“变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还有更多新招。记者获悉,利用现有的文化资源,文化站专门成立了三个剧社。金彭和谐剧社,是综艺类的;红叶剧社,是歌舞类的;丽安剧社,是川剧类的。几个剧社,已经可以接一些演艺的活,带回一些资金。为了引入更多社会资金,文化站还在探索成立相关公司,进行公司化运作,真正形成文化产业。王礼娇 黄吉书 本报记者 杨华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