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记载珠海历史资料 传承珠海香山文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4日   来源:珠江晚报

  继闭馆20天整体搬迁后,市档案新馆8月重新开放,记者昨天看到新馆设施一流,讲究便民服务,解决了过去查阅,人多排队拥挤的问题。

     接待大厅10倍大

     位于梅华西路118号的市档案馆新址,建筑面积12800平方米,是此前市府五号楼老档案馆的6倍多。建筑二楼是档案服务大厅,这里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较之过去大了9倍。此外,大厅服务窗口全开时6个,是以前的3倍。

     档案馆工作人员说,过去面积受限一天接待市民人数平均只有20人。曾有一家企业员工集体查档核对工资,人多拥到门外,怨声不止。“现在新大厅启用,日接待量可超过百人,排队现象有望成为历史。”据悉,效率提升还与大楼 “智能化”密切相关。

     据了解,大厅电脑查询系统、触摸屏、档案目录一应俱全,技术人员说,这大幅提升了查询效率。此外,一个专门供库房、大厅传递档案用的小型电梯直通服务窗口。市民调取,只需窗口人员下发电脑指令就行,不用楼层上下跑了。

     查档预约可提供“贵宾房”

     为方便市民查阅,市档案馆目前实行查阅预约制度,市民来电、来函,网上预约,要求调阅资料,档案馆将在7个工作日内安排时间接待。馆方鼓励市民预约,称这样可减少等候时间。

     “除资料查阅外,对于调阅珍藏史料、重大题材这类工序繁琐、工作量较大的服务项目,档案馆还将提供‘贵宾房’,一人一间,让来访者专心查阅、整理。”据介绍,所谓重大题材通常指编史、修目,需要技术人员配合完成的查询内容。虽然这些房间挂有 “专家查阅室”门牌,主要面向志史、档案修编专家级人士,但市档案馆表示市民确有需求,一样可以开放。

     镇馆之宝分批亮相

     据悉,市档案馆各类档案中文书类1400多箱,实物档案1000多件。针对馆藏珍品如何展出的问题,专家表示,新馆镇馆之宝众多,如1984年1月29日邓小平视察珠海在珠海宾馆欣然题词“珠海经济特区好”,题词原件;1998年,由联合国人居中心颁发给珠海的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奖杯及证书;国画大师刘海粟惠赠珠海的真迹;以及从民间征集来,目前珠海保存最完整的家族谱——斗门赵氏族谱等等。

     新馆开放后设有特藏室,用于陈列这些镇馆之宝。专家告诉记者,特藏室展品相对固定,一般分批展出,但并不影响市民参观。另据了解,出于保管考虑,“小平同志题词”、刘海粟书画暂时展出复制品,原件何时同市民见面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