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优良:
就是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地方立法、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完善法律监督,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努力把珠海建设成为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规规章健全有效、市场运行规范有序、公共管理优质高效、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法治城市。
充分用好立法权
关键词:提升立法配套水平
摘 要
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的优势,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提升我市的立法配套和制度配套水平。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积极探索司法工作机制改革,推进司法公开,维护司法公正,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解 读
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智斌: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赋予我们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以来,我们大胆探索和创新,在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城市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规,巩固珠海的发展成果。
拥有经济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是珠海实现新一轮大发展的重要优势。要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横琴总体发展规划》的目标和任务,需要我们地方立法支持与保障,我们要充分利用好特区立法权和较大市立法权,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先试先行”的主线,以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通过法制的建立和完善,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民生改善,加强与港澳合作,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加强立法力量,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为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此外,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法治建设的水平日益成为一个城市或地区的核心竞争因素。加快建设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推动珠海新一轮大发展,不仅要有行政、经济等方面的措施,更要发挥法治的作用,进一步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有序、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法治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法治惠民,努力营造民主、公正、高效、权威的法制环境。
市依法治市办常务副主任史晓捷:
法治水平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也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谋划经济发展时必须考虑到法治因素。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城市的重要内容,在法治建设中,行政机关要起主导作用:社会的有序运转要靠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予以保证,行政机关还需以身作则,为社会树立起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带动全社会法治建设的发展。要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权限和程序,必须着力对行政执法工作进行深入调研,改进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凸显政府的服务性和责任性,提高法治水平和廉洁水平。
培育公民法治观念
关键词: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摘 要
努力把珠海建设成为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法规规章健全有效、市场运行规范有序、公共管理优质高效、社会环境安全稳定的法治先进城市。
解 读
市司法局局长吴军:作为司法行政机关,我们认为:首先要积极培育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在动态普法上,深入开展我市新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建立与完善地方性法规培训的长效机制,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检查、政府组织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继续深入开展“法律六进”百场巡回宣传活动,紧紧围绕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法制宣传。在常态普法上,继续健全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认真组织公务员普法考试;加强对农村的普法,特别是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普法力度,切实让“村官”学法、懂法、用法;开展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工作,加强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在全市中小学建立普法平台;加强法律文化建设,注重整合和利用专业机构和高等院校等社会资源,继续开发优秀的法律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培育公民的法律思维习惯和法律行为的养成。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关键词:借鉴港澳先进经验
摘 要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依法治市的基础工作。要在巩固先行先试成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市一级主要抓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区一级主要抓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管理,镇街一级主要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政府职能分层管理新体系。积极探索社区治理与服务新模式,推动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在推动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借鉴港澳等地先进经验,加大社会组织培育力度,健全政府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工作制度,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
解 读
市体改办综合调研科科长、博士李砚忠:在市委、市政府“一体两翼”的改革布局中协调推进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目前是改革的重点,攻坚的主要环节。市委书记甘霖指出:“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新的形势下应对当前社会矛盾凸显期的必要之举,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去年,我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先试已在全国率先破题,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试点工作方案,在城乡社区民主自治、社会组织规范发展、政府决策咨询机构设置三大重点领域开展了试点工作。今年我们要在去年“破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题”,要不断将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要以构建社会多元治理结构为目标,以理顺政社关系为主线,以推进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和社会组织“自立、自主、自律”为两大着力点,以“行政管理、社会组织管理、公用事业管理、社会基础保障管理、社会公共安全管理”五项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翠香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陈义火:市委关于镇街一级主要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决定十分正确。过去镇街把相当一部分精力用于直接抓经济抓招商引资,不能说对推动经济发展没有作用,只是效能不好、效力不高、效果不理想。转型后,没有了招商引资等经济指标考核的压力,镇街可以将主要力量和资源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把社会管理工作做好了,为社区社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就能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型后,镇街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了。
梅华街道办主任刘宏:镇街一级主要抓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我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大突破。本来,居委会应该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但长期以来居委会偏离了它原本的功能。我们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厘清职能,设立公共服务站,由公共服务站承担部分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居委会就做居民自治的工作,其余的交给社会组织,由有资质、有能力、有条件的社会组织承接部分政府职能。社会治理与服务要发挥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这方面珠海还在起步阶段,必须引进港澳等地的先进经验。梅华街道借鉴深圳的社会组织力量,已成功培育了“梅华街道社区社会工作指导中心”和“梅华街道社工服务中心”两个社会组织,今后还要培育发展更多的本土的社会组织。
湾仔街道办党工委书记黄剑萍:
湾仔街道近几年来进行了一些探索,初步形成了“两纵两横”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模式。“两纵”是指综治维稳纵向体系和社区服务纵向体系,“两横”是加强为项目、企业服务和加强为社区居民服务。我们秉承“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理念,为居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产品,为辖区企业和重点项目提供更贴心的服务。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湾仔的实际,发挥毗邻澳门的优势,积极利用澳门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资源,在社区服务共融共创方面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同时,加快推行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争取先行一步早出经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