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上海文化发展的关键期
在经济“硬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将更加重要与突出。在当今世界竞争格局中,各大城市都在不遗余力地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软实力建设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和地位”是国际上重要的发展经验与趋势。我国把文化建设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近年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十二五”时期是上海城市深入转型、发展方式深刻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阶段。
1、上海城市地位与功能的大幅提升,迫切要求上海文化大都市建设取得更大成就。“十二五”时期,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竞争力、影响力与辐射力的进一步打造,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迫切需要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从而大幅度提升城市的软实力。
2、上海城市的全面深入转型,迫切要求上海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突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利于拉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且有利于扩大就业和创业,对上海城市转型具有重大意义。
3、市民日益增长的巨大文化需求,迫切要求上海文化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海市民的文化需求越来越丰富多元,精神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
以“建设文化大都市”为目标,明确上海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思路
“十二五”时期,上海应当以建设文化魅力十足、文化特色突出、文化设施一流、文化精品纷呈、文化氛围浓厚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为方向,努力将上海打造成为与“四个中心”地位相匹配的公共文化魅力之都、文化产业集聚高地、文化资源配置枢纽、文化艺术创作中心、文化交流国际平台、海派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围绕总体目标,“十二五”时期上海文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可以概括为:“切实满足市民需求、优先强调社会效益、大力弘扬核心价值、加快提升经济功能、紧密融合高新科技、注重打造精品力作、鲜明突出上海特色、精心营造生态氛围。”
以“两大体系”建设为重点,推动上海文化发展实现新跨越
1、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水平。
在当前上海覆盖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基础上,“十二五”时期上海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方针,是“进一步完善硬件,大力提升软件水平”。(1)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加快全市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重点推动区级公共文化机构发展,继续推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与规范运营,确保基层文化设施网络的充分覆盖。(2)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内容的质量与水平。(3)努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均等化。(4)加强公共文化在基层的落地生根,促进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和共享。
2、加强要素培育与集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体系。
上海的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已具备较好基础,部分文化产业甚至在全国名列前茅。“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是“选好重点发展产业、搭好市场要素平台、扶好龙头大品牌企业、拓好海外文化市场”。(1)精心进行重点文化产业的发展布局。上海要在“积极立足现有优势,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努力进行重点文化产业的布局与培育,抢占未来发展的主动权。(2)培育更多的龙头文化企业。(3)努力构建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所必需的各种市场要素平台。(4)积极推动文化走出去。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外向型文化企业,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国际文化交易平台。
积极营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综合环境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为各类文化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方面。“十二五”期间,为了推动上海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政府部门必须加强职能转变。一是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必须切实承担起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职责,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充足、稳定的财政投入,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二是优化政府管理。三是加强政府监管。政府部门要积极依法进行文化市场监管,保证文化市场运行的公正性和有效性,为市场主体提供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2、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化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上海要大力实施和推动文化人才发展战略,努力营造灵活宽松的人才发展环境,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撑。一是着力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上海人才高地的优势,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人才培养领域,通过各种手段措施,努力造就众多的文化创新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文化工作者队伍。二是加大高端文化人才的引进力度。通过设立高端文化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文化名人短期驻沪制度等多种方式,吸引全国乃至世界的优秀文化人才来沪发展,尤其注重以名人和领军人才效应带动人才环境的改善。三是理顺文化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健康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
3、打造更加开放的文化发展氛围
一是拓宽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范围,放宽文化市场准入条件。只要法律未禁止进入的,都应提供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公平机会。减少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的审批环节和行政性收费,加快由行政审批制向备案制的转变。鼓励民营文化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改制。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力量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三是积极培养民间文化成长空间。
4、加强上海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传统历史文化是上海的文脉所在,是上海的宝贵文化资源。在“十二五”加快上海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上海传统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一是加强对传统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自近代开埠以来,上海在东西方文化交汇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上海各种历史风貌遗存、工业历史遗存,都要积极加以保护,并进一步挖掘、提升其文化内涵。二是加强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开发。在有力保护的基础上,上海要积极探索各种有效形式,合理开发传统历史文化遗存,使其重新焕发出强大的文化功能与价值。
5、充分发挥和延续“世博效应”
作为全球科技与文化的盛会,上海世博会的筹办有力促进了上海文化的深入发展。“十二五”期间,上海要继续利用和巩固“世博效应”,充分借鉴世博会展示的国际先进文化发展经验,充分利用世博期间集聚的文化要素和资源,充分发挥在世博期间形成的良好机制,推动上海文化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文化处)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