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海成立经济特区3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记者走进藏馆、库房,力求从友城礼品、精美馈赠入手,为读者还原出光彩夺目的“珠海交友史”。
珠海大厨韩国水原献上“独特大礼”
大厨卢永畅回忆道,“没有经济发展,珠海厨艺怎能走出国门!20多年前的珠海只有小鱼小虾、小碗小盆,吃条桂花鱼都算高档享受,改革开放,物质丰富,珠海食文化不仅接轨港澳,还面向世界,造福于民,现在仅度假村酒店一家,中餐菜式就多达数千个,改变翻天覆地”。
在珠海外事局国际交流科,至今完好保存着一个2尺见方的木盒,这是2005年珠海同韩国枢纽城市水原市建立友好关系时受赠的,里面是当地世界级文化遗产 “华城瓷模”。作为回礼,时任市委书记邓维龙给水原市长金容西带去了一份3米长卷,由珠海著名画家刘源创作的,反映香炉湾春色、城市美景的墨彩。
“城市交往贵在以诚相待、趣味相投。”负责韩日外事活动的孙玉华对此颇有感触,她说,2009年,水原文化节特地在华城内安排了一次国际饮食交流活动,珠海大厨应邀参加,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将两市情谊带入佳境。
卢永畅,珠海度假村酒店粤菜大厨,谈起华城之行他至今意犹未尽。那是金秋十月,华城却人山人海,来自东南亚近10个国家的一流厨师现场为游人主厨。卢师傅和一名同事应邀参加,但从登飞机赴韩那一刻,情况就变得棘手起来。按要求,所有食材、厨具由水原当地提供,这对于讲究刀工、技法,以花式、调味见长的粤菜而言,这无疑是致命的。
卢师傅说,由于和中国北方接壤的缘故,韩国人对南方粤菜知之甚少。为展现精髓,卢师傅现场表演起雕花工艺,没专业刀具,他就拿菜刀“凑合”,将萝卜雕成花朵、小鸟形状,惟妙惟肖。最终,珠海大厨凭借粤菜色香味和娴熟刀工征服观众,当地人连竖大拇指,认为此次大厨之行就是珠海馈赠水原的独特大礼。
馆藏礼品多为近邻赠送
珠海外事局国际交流科科长林伟萍介绍,继同6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后,珠海外事联系已辐射亚洲、美洲和欧洲。近年来在驻珠跨国企业、高校“撮合”下,下一步我市还计划同德国布伦瑞克市、瑞典耶夫勒市建立友城关系,力争经过几年努力,让珠海友城遍及五大洲。
将珠海30年间各类受赠礼品分类,可包括远朋、近邻两种,后者主要指国内城市、单位、团体间交流赠送,数量较多。记者从珠海市档案馆获悉,馆藏1000多件实物档案中大约一半属礼品,绝大多数为近邻所赠。
在馆库一隅,难得一见的“邓小平”瓷盘彩像引起记者注意,这是1997年景德镇赠送珠海市领导的礼品。
此外,馆藏还有舰船模型、玉石圆雕、纪念金银盘、字画、人偶等等,种类繁多,别具一格。由于整理打包的缘故,近期记者无法目睹所有礼品的真容。珠海市档案局表示,市档案新馆预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目前正对馆藏礼品档案装箱,转移新馆。开馆后,届时还将开辟专门展区予以陈列。
青年互访体现城市魅力
原带队老师张磊告诉记者,“青年互访体现了城市魅力,人文素质,没有30年特区发展,越洋交流对珠海的孩子而言只是个梦”。
市外事局另一件典藏,是2004年珠海同日本热海市缔结国际友城关系时,对方赠送的“红白梅图屏风”微缩模型。
热海是日本东岸著名温泉度假胜地,旅游观光业发达。早在2002年结交前,热海民间中学就同珠海建立起民间互访联系,派初中生访问珠海。次年,当地四所中学8名学生访珠,并第一次同珠海同龄人结对,寄宿在珠海家庭。直到现在,每年还有当地学生来访,进行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2004年,珠海实验中学首次组织7名学生赴日回访,寄宿日本家庭,体验当地生活,两地友好进一步加深。截至目前两市互访已达数十人次。
2004年,来自热海中学的女孩杉阪知穗住进了学生丁川的家。两个同龄人起初语言不通,见面打招呼要靠“口袋书”。慢慢地,女孩们发现打手语更凑效,于是比划着交流,培养默契。同年,丁川回访热海住杉阪知穗家,她穿和服、席地就餐,真切感受了一回异国文化。直到现在,这些异国朋友仍保持着良好关系。
除了韩国、日本,截至目前,我市还同加拿大制造业大市苏里、美国著名软件业之城红木市、葡萄牙农业大市布朗库堡及巴西维多利亚市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