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慧聪印刷网】在不久前结束的深圳文博会上,安徽出版集团无疑是个闪亮的“明星”——先是再次入选“文化企业30强”,分享着中国文化产业“第一集团军”的使命和荣光;紧接着又在中宣部组织的“全国文化产品及服务出口”座谈会上,作为三家典型企业之一介绍了“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相关领导人的高度赞赏和肯定。
转企改制、股改上市、走出去、多元化……五年来,安徽出版集团的每一步都在开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河,引领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风气。短短五年创造的财富,比过去50年还要多:集团资产规模翻了五倍,迈上百亿元级台阶,达到110亿元;集团销售收入年均递增30%,去年突破55亿元;文化产品及服务贸易从零开始,年贸易额达3亿美元;输出版权890种,出口近7亿美元,涉及101个国家……这其中,作为出版主业的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发挥了巨大作用,专注经营出版资产,延伸出版产业链,发展出版业务,打造出版行业品牌。
聚变:
“有激情,在状态”,重塑员工精神面貌
以前员工从合肥到70公里外的巢湖出差,慢慢悠悠,来回要3天:去一天、在外面一天、回来一天,还要休息半天,第四天才上班。而现在,500公里以内的出差都是当天去当天回!——不是交通工具先进了,而是员工的工作态度变了,精神状态变了,市场意识变了。
像许多传统文化出版单位一样,安徽出版集团刚成立时也是观念老化、队伍老化,一些员工惧怕改革、拒绝改革,不愿干事,不会干事。
2005年5月,总裁王亚非从省外贸厅入主安徽出版集团后,不仅带来了外贸的市场理念,也带来了市场务实的作风,更带来了观念转变的冲击——改革就是转变观念,转变看问题的角度,重塑员工精神面貌和企业共同价值观:
原来大家的思维模式是,做事先想困难、先想做不成的理由,而现在“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困难找借口”、“方法总比问题多”——每做一件事都要想出好几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原来文化人不愿意求人,或不知道怎样求人,现在基本学会了“烧香买进来,磕头卖出去”的本事;
以前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现在同工同酬,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以前觉得进人是费用、是负担,现在认识到人是动力、是资源;
以前,一个人在单位干了10年了,还要再磨练一下;现在“早提拔,早锻炼,早成才”,干部能上能下,竞聘上岗,只有要10%的亮点,就要发挥100%的作用……
“每个人的失败都只有一个理由:不努力;每个人的成功也只有一个理由:努力。”现在,集团每个人都“有激情,在状态”,都有市场意识,都在努力拼搏,“众人拾柴火焰高”,整个集团的事业也就红红火火了。
五年来,王亚非认为安徽出版集团最大的变化是“把观念转过来,把队伍带出来”。如今,王亚非和他的团队依然满怀信心,满怀激情,“我们处在一个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我们的血总是热的。我们要用滚烫的心干滚烫的事业,创造滚烫的业绩!”
[1] [2] [3] 下一页
相关阅读:
出资12.55亿 新华文轩牵手四川出版集团
纸价波动 新闻出版业理性应对
山东梁山县建设出版印刷产业园项目
两岸出版合作再结硕果签约金额超11.9亿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加速优化资源配置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