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高新区服务创新促民营企业成长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21日   来源:湘潭在线

  本报讯 近年来,高新区创新服务理念,坚持把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通过环境优化、政策驱动、资金扶持、创新引导等多种措施,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扶持和培育力度,促进了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高新区一直把创新环境作为工作重点,这些年先后投资42亿元,对高新区内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建设,高标准建设了德国工业园、火炬创新创业园,提质改造了新材料工业园,为区内的民营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科研生产环境。特别是火炬园35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和五大服务体系的构建,为民营企业的低成本创业、高起点创新提供了有效平台。该区还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为民营企业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服务,优化了软环境。环境的优化加速了民营企业的聚集,如今在高新区注册的民营企业已达617家,其中规模以上的民营工业企业158家,高新技术企业67家。

     高新区将符合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市场成长性好、市场成熟度高的企业纳入年度专项培育计划,由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发展,并从企业新增入库税收中提出3%至5%予以奖励,推动企业尽快成长为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尔后,相继出台扶持风电产业、光伏产业、加快湘潭火炬创新创业园发展等相关优惠政策文件,支持园区产业发展。

     为破解民营企业的资金瓶颈,该区专门成立金融办、组建风险投资公司、担保公司,设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贷款基金、孵化企业种子基金,并率先在湖南省开展了专利权质押贷款,为成长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先后出台了《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利用证券市场发展的暂行办法》和《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使用办法》,利用政策导向鼓励金融机构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壮大。此外,高新区每年设立纳税贡献奖、创新创业奖、非公企业明星奖,拿出财政收入的1%奖励民营企业。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民营企业还给予房租补贴、贷款贴息、无偿资助等方式的支持。优惠政策的落实和资金的扶持,促进了高新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2009年,区内民营经济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03亿元。

     在高新区,创业者不仅可以得到资金帮助、政策和利税诸多优惠,还可得到人才、技术研发、项目论证、市场开拓等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园区已搭建中检湖南电机电气检测中心等14个国家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的10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引进南德TüV、四达咨询等为代表的28个中介服务机构和麦肯特、深创投等投融资机构12家,设立国家风电重点实验室等研发中心6个,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基地5个。通过一系列产学研活动的开展和技术平台服务的支撑,区内民营企业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2009年诞生了科技项目21项,成功申报国家创新基金等项目13个,在孵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为86.4%,企业成活率达90%,民营企业中有513项新技术、新产品获国家专利,有的填补了国内空白,有的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湘潭高新区有力的后续支撑。[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报湘潭资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