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中国文联、摄协组织摄影家赴韶山采风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6月19日   来源:新华网

  本报讯(朱圣珍、许华飞、胡宇波)2010年5月29日-6月3日,参加“中国文联、中国摄协2010年赴革命纪念地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活动”的摄影家来到毛泽东同志的故乡-湖南省韶山市进行采风创作。协会特别邀请了中国摄协副主席、著名军旅摄影家张桐胜带队。

  中国摄协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共四级摄协多次协调,邀请了以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于云天、于志新、李晓英以及拍摄韶山多年的资深湖南籍摄影家朱圣珍、王远荣、熊汉泉、杨力田、龙先强等人组成的强大拍摄团队。此次活动也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活动期间,中国文联胡振民书记、中国摄协李前光书记都专门给张桐胜副主席发来短信,预祝采风成功,并向摄影家表示慰问。

  5月29日,摄影家分别从北京、南京、郑州等地出发,在长沙与湖南摄影家汇集后在赶往韶山。顾不上稍事休息,小分队连夜和当地影友、文史工作者座谈,讨论拍摄路线和分组情况。张桐胜主席特别提出,要拍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打破传统意识中对韶山这一主题的条条框框,用新的视角理解韶山、体会韶山,反映韶山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气质。摄影家认真积极的态度也打动了当地专家,为采风创作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线索。

  30日一早,小分队首先在毛泽东广场向主席铜像敬献花圈,并在广场上拍摄了90后新党员入党宣誓和国防大学新一届学生毕业的珍贵画面。此后几天里,小分队不但拍摄了韶峰、滴水洞等自然风光、和缅怀毛泽东有关的纪念广场、纪念馆、遗物馆、诗词碑林等景区,还拍摄了韶山市建设“一号工程”、韶山科技园区等建设新成就。为了表现韶山群众的新风貌,摄影家们特别将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多年收集主席塑像的收藏者、“毛家饭店”的创始人、用当地山歌申请“非遗”的老人、韶山学校的孩子,还有乡村“歌舞团”的精彩表演,都被摄影家永久在镜头中定格。此行的最后一天,小分队还来到毗邻韶山冲的刘少奇故乡花明楼,瞻仰了这位历史伟人的故居。

  在拍摄活动中,摄影家们不仅收获丰富,也深受教育。张桐胜副主席激动的说,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带着朝圣的心、虔诚的心、感恩的心去创作、瞻仰和学习,这是这次活动最成功的地方。于云天、于志新两位摄影大师多年来走南闯北,却都是第一次来到韶山。他们也为韶山的发展和韶山百姓的精神气质深深打动,当即表示“这一次时间太短,不过瘾,我们以后还要多来韶山”。今年南方普降大雨,采风团到达之前韶山已经连续一周降雨,却在29日开始转晴,此后整个创作过程中一路艳阳高照。摄影家们也忍不住开玩笑说,是我们的虔诚感动了主席在天之灵,专门安排了几个好天气。

  四级摄影组织的团结协作,也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中国摄协邀请的几位摄影家在创作中身为表率。为了拍到一个好的镜头,他们背着沉重的器材翻山越岭、夜宿农家,表现出了自己大师风范。当地摄影家发挥自己熟悉情况的优势,提供了大量拍摄素材,在创作的同时还要担任翻译和向导的角色,为活动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地摄影人在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湘潭、韶山的摄影家纷纷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向大师请教,大师们也毫不藏私,倾囊相授,还利用晚上的时间和本地摄影家座谈,就湖南摄影的发展和摄影人的创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

  中国文联、中国摄协2010年赴革命纪念地深入生活、采风创作活动其他各站也在陆续启动,本次活动结束后,中国摄协将集中举办展览并出版画册,将活动成果集中展示在摄影人面前。 [中国国际文化产业网报湘潭资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