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建筑设计公司人员到恭城瑶族自治县岛坪小学看望慰问留守儿童。
桂林市妇联多年来坚持以家庭为阵地、以服务为依托,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和独特作用。
家庭教育历来被公认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道防线。我市各级妇联围绕“家”字做文章,广泛开展家庭美德、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家庭成员素质,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市妇联将和谐家庭建设与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相融合,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平安家庭”创建等活动,组织了“五好文明家庭”、“书香家庭”、“学习型家庭”等评比,集中树立一批创和谐典型。
此外,市妇联还结合读书月活动积极开展家庭才艺大赛,倡导和谐的家庭文化氛围。
全市各级妇联在服务上下工夫,努力营造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各县区妇联积极组织举办各类家庭教育知识专题讲座和报告会,传播科学家教知识,更新家庭教育理念,努力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水平。2009年以来,我市组织开展了“百场家教进社区、进家庭、进农村”活动,共举办20场讲座。各县区妇联依托各类家长学校及家庭教育阵地,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报告会达200多场次,受教育家长达20万人次。
此外,全市建立妇女儿童维权站905个,通过板报、主题演讲、讲座、知识竞赛以及签订“不让毒品进我家”承诺书等形式,宣传与未成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保驾护航。
近年来,市妇联还把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中之重,对各县留守儿童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市、县成立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关爱服务活动:永福县组织法律、教育、心理、医务工作者定期到学校到社区开展讲座,提供心理咨询;临桂县100名机关干部作为“代理家长”与100名留守儿童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龙胜开设了“潘姨妈信箱”,为留守儿童提供咨询解答服务;兴安开办了“四老”(即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家长学校;荔浦举办了“单亲家庭教育问题”、“赏识教育”等讲座,开展亲子互动活动。
此外,市妇联特别关注流动人口子女、下岗失业人员子女、单亲特困家庭子女、残疾儿童和孤儿的权益保护问题,努力通过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依靠志愿者力量,帮助特殊儿童群体摆脱困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