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文化>  正文

北京摘得三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5月26日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讯 5月24日晚,文化部第十五届群星奖在广州揭晓。在全国三大类千余参评作品和项目中,北京奥运文化广场、北京市文化志愿者体系、北京记忆——大型北京文化多媒体数据库摘得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奖。房山区文化馆馆长李清梅、首都图书馆地方文献中心副主任王炜、西城区文化馆馆员何晓丹荣获“群文之星”称号,此外,还有基层群众创作的女声独唱《乡村百姓家》、梅花大鼓《岁月如歌》等5个文艺节目获得作品奖。

  在所有参评项目中,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以精心的组织、独特的服务角度和放眼世界的胸怀获得了专家的一致认可。就拿奥运文化广场来说,它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在奥运会筹备至会后近10年时间里,形成了以26个奥运文化广场活动为核心、各区县广场活动为主体、城市社区广场活动为补充的全市广场文化活动体系。它不仅是市民都知道都喜欢的一系列文化活动场所,也是享誉世界,展示北京世界城市形象的平台。

  据统计,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参加奥运文化广场演出的艺术团队达700余支,共演出538场次,接待游客286万余人次。奥运之后,它们仍在继续发挥作用。如燕山奥运文化广场的活动每年从6月一直延续到9月底,周周有活动,利用率高、群众受益广。朝阳区世贸天阶奥运文化广场位于潮流人士聚集区,每年各个传统节日和农历节气等时间节点上,广场都举办迎春风筝展赛、仲夏拉丁舞之夜、中秋赏月晚会、新年冰上嘉年华等活动。特别是去年12月31日晚,广场举办了新年倒计时庆典,2.4万余中外群众聚集在广场上齐声倒数迎接2010年的到来,活动通过卫星同步播放至全世界,成了北京城市文化的重要品牌。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句话形容北京的文化志愿者体系再合适不过。这个全国首创的服务体系是市文化局在总结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开展的。经过近2年建设,通过吸收、组织具有文化特长的热心人,北京已建立市级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和18个区县分中心。密云县还建立了第三级服务机构,即在县相关委办局和乡镇设立了32个服务站。仅去年4月至10月,全市文化志愿者就进行了艺术培训辅导、艺术演出、艺术讲座、笔会、大型活动保障、展览展示等七大类52个服务项目,1.2万人次文化志愿者提供了服务,35.8万人享受了服务。北京的文化志愿者体系建设,为全国提供了丰富经验,为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短缺、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供巨大帮助。

  北京记忆——大型北京文化多媒体数据库堪称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中最高端的项目。它由首都图书馆依托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馆藏,将北京独特丰富的地方文献无偿放在北京记忆网站上,供全世界读者浏览,在自家的书桌上,轻点鼠标就可以遍览北京的历史文化,这是何等惬意的事情。而且,北京记忆数据库的建设还启发了台湾、香港、澳门纷纷建立了台湾记忆网站、香港记忆网站和澳门记忆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