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五开幕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佛山市几位女领导集体穿起香云纱服装,推介佛山文化产品。而作为文博会的一名“新丁”,佛山在展馆——“镬耳屋”内大秀其独具岭南风格的石湾公仔、木版年画、秋色灯、香云纱、剪纸等传统技艺,受到国内外客人的热烈追捧。
现场:国内外客商主动参与互动
与会场内灯光闪烁、主打高科技的其他展馆相比,佛山馆显得淡妆素雅、沉稳大体。佛山馆以“镬耳屋”的造型亮相,在展馆正门,每位踏进展馆的客人必须从如两条红色飘绢的“镬耳”中穿过,对着正门的“宫灯树”上挂满各式秋色灯,石湾公仔、木版年画、剪纸等错落有致地摆放在展馆的不同位置,整个佛山展馆充满传统岭南艺术的氛围。
一位西班牙客商俯身蹲在表演“铜凿剪纸”的摊位前久久不愿离去。他称这是自己第一次见到这种艺术,感到非常好奇。而对于整个佛山馆的氛围,他亦非常喜欢。“这里很多东西都是我没见过的,很有中国特色。”
在互动展区,身着香云纱服装的西关小姐在展示香云纱的同时,不时应邀与客人合影。副市长麦洁华等几位女领导也集体穿起香云纱服装,亲自示范香云纱服装的典雅魅力,同时在展馆现场当起“导览员”,向来宾介绍佛山的传统文化。
“香云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必须有广泛的受众,这样它的生命力才强。”麦洁华表示传统文化必须通过宣传和产业提升才能更好地发展。她说,自己喜欢香云纱,家里也有几件香云纱服装。
石湾微雕公仔走俏会场
身穿剪纸元素旗袍的陶塑微雕工艺美术师苏美颜,在互动摊位上展出了自己的微雕作品,这些作品到了中午就被抢购一空。苏美颜还在会馆现场亲授捏陶的技巧,如果碰上客人要求带走她捏出来的小“陶人”,她也欣然接受。“没想到这些陶瓷作品那么受欢迎。”她说:“我是做微雕的,旅游陶瓷体积小,容易携带,所以比较受欢迎。”另外,她还带了团队创作的陶瓷手机链、陶瓷装饰品来会场,吸引了不少年轻客人购买。
客人陈先生一看到有“玩陶”的摊位,便捏起一把陶泥,搓搓捏捏,并不时向旁边的苏美颜请教捏“陶佛”的技巧。“我本身是做珠宝设计的,对陶瓷艺术也很感兴趣,可惜从来没玩过,在佛山馆算是满足了我这个小小的好奇心。”陈先生说。
首次参与旨在宣传推广
与其他城市动辄上亿元的项目成交金额相比,第一次参展的佛山对签约项目与成交金额方面显得不太敏感。
据悉,在文博会《中国文化产业2010投融资项目手册》发布会暨重点项目招商推介和合作签约仪式上,佛山动画电影《少年叶问》、1506创意城第二期、三水文化中心、顺德香云纱(莨绸)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和南国丝都丝绸博物馆扩建项目这5个文化产业项目被纳入,占广东省7大项32个项目中的近1/6。但是,佛山并没有作现场推介,也并没签约项目。
“文博会上,很多展馆都展出科技含量高的技术和作品,而我们佛山馆则具有鲜明的岭南文化特征,向世人展示了佛山的非遗项目。”麦洁华表示,佛山首次参加文博会的宗旨先是做宣传推广,通过文博会这个平台宣传佛山的文化底蕴、城市形象,还有在产业提升上取得的成果,其他内容以后再慢慢考虑。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