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这两天有媒体报道,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水资源周上,水利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即将启动水权交易,各省用不完的水可以自行买卖。启动水权交易,是否已经具备条件?
全面开启水权交易 条件还不成熟
通过水权交易,一些水资源富集地区可以将多余的水资源转让出去,既解决了缺水地区的燃眉之急,又给当地带来收益,这在国际上都有先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之间,多余的水资源可以互相交易。我国的相关政策也明确,这种有助于环保、节水的市场机制是今后的改革方向。
不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中认为,目前的条件还不成熟,我国水量的技术监测还达不到全范围推进水权交易的水平。
谷树中:用水总量怎么去监测,手段上肯恩还没跟上。尽管有这个数字,但是数字真实情况怎么样,还不好说。实时的、全覆盖的监测技术基础还不具备。
真正的水权交易 注重“量“更看重“质”
虽然不能全范围推进,但个别地方已有试点,比如2000年,浙江省的义乌市和东阳市之间就进行了水权转让,被称为中国水权交易的破冰之举,但不少专家认为,这并非真正的水权交易。中国的水资源所有权归中央政府,省市区都没有水权,自然也不存在水权交易。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秘书长于法稳认为,这样的试点,充其量只是水量转让。
于法稳:现在的水权交易更关注的是量,没有关注它的质。下游省份说我的水不够用了,水的质量不行,上游能不能通过整个生态的保护给我提供真正的优质水源?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要给予一定补贴,这是水资源的生态补偿,不是水权交易。
那么,真正的水权交易是什么呢?
于法稳:如果要进行水权交易,上游省份的企业一定要发展节水型企业。通过技术改造等其他手段,对省内企业进行产业调整,进行节水改造。升级后,才有可能和其他区域进行水权交易。如果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它不可能有省出水来交易。
在谷树中看来,水权交易只是解决水资源合理利用的一种途径,并非灵丹妙药。水的总量是有限的,关键还在于,建设一套更符合长远发展的水资源利用体系。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