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同仁堂香港: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27/2013 10:18:53

     关键词:同仁堂  imo 办公通讯工具

    

     摘要:同仁堂香港做为中华老字号一直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促进着企业的发展,而其对办公型即时通讯平台——imo云办公室启用,也可以看成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新标杆,因为信息技术是企业未来不可规避的原动力。

    

     据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90年代初期原内贸部认定并授予金字招牌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共计1600多家中,仅有10%的企业效益良好,70%企业只能勉强维持经营,另有20%企业长期亏损正面临倒闭破产边缘。商业模式顽固守旧、经营方式僵化落伍、顾客服务意识不强、品牌延伸未能有效推进……种种原因使得以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民族品牌示人的中华老字号必然英雄气短,最终走向衰亡。

    

     国粹企业异地焕新机

    

     与大多数老字号的衰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同仁堂一直高擎着改革的旗帜。这个始建于清朝康熙8年间的老字号企业,在阅尽336年的历史沧桑后,却依然屹立于中国中医药行业的潮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它成功的秘籍,或许可以在其于1991年香港成立的第一家分公司——北京同仁堂香港药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同仁堂香港)身上找到答案。

    

     作为第一个开拓香港药业市场的同仁堂香港,它的经历可以当作北京同仁堂的发展缩影,而它之所以能在香港取得成功,正是因为它在开拓市场上有三种兵器:

    

     老企业新机制

    

     90年代初,董事长陈健心女士把北京同仁堂引进香港时,进行了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的全面统一。

    

     老品牌新形象

    

     在同仁堂香港进入香港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同仁堂的历史,有些人更误以为“同仁堂”只是草药店的代名词。为此同仁堂香港在“同仁堂”前加上“北京”二字,让所有人都知道,同仁堂来自北京,是中华的国粹,代表中医中药的最高境界。很快,北京同仁堂便在业界打响了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