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全价保健品愣说优惠促销 李老受骗记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2/01/2013 10:21:31

  

      

     

     66岁的老李退休6年多,在家待的时间一长,家里的电话也跟着一个接一个的多了起来。今儿邀请他去参加一个免费体检活动,明儿有免费车接他去某某种植基地参加健康讲座,后儿又有免费的纪念银币等着他去领……日子过得是忙碌而奔波,可老李却乐此不疲。但这种忙碌却愁怀了他的女儿,明知是骗人的活动,却拦都拦不住。老李也有自己的主意:“让我消费,我绝对不掏钱。”可每次,老李还是会在别人巧舌如簧的推销下,忍不住掏钱购买。

    

     全价保健品愣说优惠促销

    

     昨天雾霾天气,不少上班族宁肯待在家里,也不愿出门。但一向喜欢睡觉睡到中午的老李却早早出了门。早上6点半,他就坐公交车来到公主坟。原来,早上7点20分,公主坟附近会停着一辆大巴车,带着40多名老人一起去通州,参加一个免费的公益活动。虽然听老李说,活动不仅免费接送,中午还能管顿饭,可老李的老伴还是不放心,给了他90多块零钱。

    

     上午9点多,老人们到了通州北苑的一家大礼堂里。老李一看,场面很气派,80多张圆桌子围坐着800名老人。很快,喇叭里就开始放音乐,舞蹈表演粉墨亮相。老人们一边吃一边欣赏歌舞。老李的女儿不放心,给父亲打电话。但是礼堂里很吵,老李又不肯去清静点的地方接电话。老李的女儿也无法确认父亲的具体位置,为此十分担心。

    

     原来,去年4月份,老李脑出血住了一个多月的院,虽说没有性命危险,但自此以后,老李的家人发现,一向节俭的老李开始出手阔绰起来。“以前买菜,一毛钱都得跟小商小贩较真半天,现在可倒好,上万块钱的三无保健品,眼睛都不眨掏钱就买。”更让家人担心的是,老李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每次吃饭前必须要打胰岛素。“老在外面跑,药也忘了吃,也忘了打针。”

    

     昨天下午1点半,连拨了20多个电话后,老李的女儿终于联系上了父亲。原来,老李吃完了免费的午饭,几名穿白大褂的“医生”便开始给大家会诊看病。一听老李自报病情,医生毫不犹豫地推荐老李服用一种叫寡核苷酸的药,“优惠价格,一个疗程只要2994元。”但老李的女儿上网一查,发现寡核苷酸只是一种保健品,而且价格也没那么高,一个疗程不到500元。尽管家人在电话这头苦口婆心的劝说,老李还是掏了60块钱订金。

    

     “这回卖保健品的还算实在,卖的不是三无产品,最起码有个卫食健字,上网还能查到。”上次,也有一个号称免费体检的机构拽着老李去听健康讲座。老李拉着老伴一起去的,空着肚子整整折腾了一天,讲座听得云山雾罩,末了,推销员开始向老人们出售一种叫太岁口服液的保健品,说吃了包治百病,还说老李的这种情况,最起码得吃6个疗程。一算价格,2万多块钱。老李的老伴自然不信,偷偷给女儿打电话。女儿也不敢怠慢,急忙上网查询,发现早已有监管部门查封此类保健品。“那一次,制止及时,不然2万多块钱就打了水漂了。”虽说女儿平时也从药店给老李买蜂胶和灵芝等保健品,可老李将这些束之高阁,连看都不看一眼:“我身体不好,人家专家都说了,得买他们的药才能治好呢。”

    

     200元换来2张薄纸片

    

     在去通州参加活动的前一天,老李已经在外奔波了一天。原来,有人打电话,让老李去东直门附近,参加一个免费的理财讲座。“专门为老年人服务的,教你如何理财。”老李的老伴这两天正忙前跑后的照顾家里的病人,就没顾得上老李。

    

     带着老年证,老李乐呵呵地坐着公交车去了东直门。一进门,公司的人没扯上两句,就开始掏出一张红色的纸票票向老李推销:“这是台湾钱币,买了就升值。而且投资也不多,一张就100元,大家赶紧买,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纸币上印着个头像,尽管做工很粗糙,老李还是动了心。但在会场上,也有其他老人提出了质疑:“我去过台湾,根本就没有这种钱,一看就是假的。”话虽如此,可一听有升值的空间,买纸币的老人仍不在少数。老李一掏兜,发现还有200元钱,于是抢了两张。

    

     回到家里,已经是晚上6点,老李的老伴也刚好从医院回来。一看老李手中的纸币,鼻子差点没气歪:“这哪儿是钱啊,看上去就跟那给死人烧的冥币似的,真坑人!”

    

     500元话费卡打两次就失效

    

     老李被骗已经不是头一回了。去年秋天,老李和老伴晚上逛超市。看到一个穿着白衬衣的小伙子在路边摆摊,推销话费。“充500元,免费送你智能手机。”看到有人围观,小伙儿便向老李推销:“叔叔,买一个吧,现在买还送智能手机,这手机要是搁在商场起码得一千块钱,现在买多划算啊。”老李被说的心动,一摸口袋,只有500元。他不顾老伴的阻拦,把钱交给了小伙子,还让老伴赶紧回家拿钱,再买一台。“这些话费,够咱俩打3年的。”一听老李这么贪心,老伴却留了个心眼:“家里没那么多钱,你都买手机了,生活费怎么办。”

    

     回到家后,老李兴致勃勃地拿出新手机给女儿打电话。可是,手机屏幕却怎么也按不动,他的手心一下子冒了汗,头也晕了,再一量血压,高压超过180。老李的老伴吓坏了,急忙给女儿打电话。女儿也不敢怠慢,连忙安慰老爸。

    

     隔天,女儿到家里看望老李,发现智能手机的屏幕不灵敏,使用起来特别费劲。等女儿和老伴再去找人时,小伙儿和摊位都消失了。尽管如此,老李还是安慰自己:“没事儿,这不还有500块钱的话费吗。”可是,打了两次时长仅1分钟的电话后,老李却发现手机怎么也打不出去了,再一查,原来手机号码已欠费停机。但时至今日,老李仍不觉得自己被坑。“可能是哪儿出了故障,等我碰见那个小伙儿,再找他理论。”

    

     以前,老李的兜里常揣着数百元钱,因为他刚刚康复那会儿,受到脑出血后遗症的影响,爱忘事儿,有时候,都不认得自家的住址。看到老李经常外出,怕他自己一个人走失,老伴就给老李身上多装点钱。“遇到事儿也能应付一下。”但老李后来的所作所为,让老伴很寒心,于是兜里的钱也从数百元缩减到数十元。可就是这样,每次老李被电话叫出门,兜里仍然会被掏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