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基药“大标”待推进 质价平衡重提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6/2012 10:10:32

     

    

     一些省份3年多未举行的非基本药物招标工作的重新启动近日呼声渐高。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经启动今年非基本药物招标(业内习称“大标”)的省份仅有青海、甘肃、云南、海南、新疆和重庆等省市,其他仍在筹备中,具体落地时间尚未明确。企业人士表示,多年不招标使得未中标的企业利益受损,呼吁各地尽快推进该项工作。

    

     从目前“大标”的走势来看,双信封制度可能会被某些地方采用,但是杀价压力已经明显降低。而业界仍希望继续注重“大标”工作中药品质量和价格平衡的关系。

    

     呼吁重启“大标”

    

     “我们呼吁各省市招标主管部门尽快进行新一轮的非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工作。”广东帅广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梁烽对记者说,而这不只是一家药企负责人的呼声。

    

     按照采购周期来算,大部分省市上一轮招标采购工作可以追溯到2009年。

    

     “招投标工作多年未重新启动,对于我们这些在2009年没中标的企业来说是巨大的损失。”梁烽说,非基本药物是企业销售和盈利的最重要来源,每个企业都极其看重。

    

     比如在广东省的阳光采购中,其“大标”自2009年进行过一轮后,至今未再次启动。其间,广东省也执行了两次“直通车”作为补充,即上一轮未中标的产品或者未参与广东招标的产品重新进行评审,通过后也纳入医院采购范围。

    

     从理论上说,通过“直通车”获得中标资格,医院同样可以采购销售,但是企业人士对“直通车”的理解却不一致。

    

     一位广东省本地药厂的销售经理向记者解释,由于医院并不会重新制定采购目录,很多医院也没有重新召开药事会,药房不会主动告知临床医生新进某药品,这就造成了产品通过“直通车”补进后,医院不采购,甚至即便医院采购了,科室主任和医生都不知道该产品。普通医保药品即便企业努力进行沟通,也难以取得很好的销量。

    

     该销售经理说,“直通车”仅仅是广东的做法,但全国其他省市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进行“补标”,即便补标时中标了,对本土药厂往往意义不大。

    

     “但是重新招标意义则不一样,医院要重新制定采购目录,药房需要召集各个科室收集药品采购名单,召开药事委员会进行讨论,这就相当于医院用药结构重新洗牌。”梁烽说,各省药品招标“原则上以一年为周期”的招标采购规定目前没有得到完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