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众多海外人才回国助推,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已经涵盖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其中,生物医药CRO(合同研究组织)和生物仿制药生产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国内CRO领域,药明康德利用自身国际背景突破国内市场的狭小格局,通过本土操作成为成本领先者,经过10余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CRO企业之一。而本土的中信国健走的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借助益赛普这一拳头产品,带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近日出炉的《中国生物制药企业竞争力分析》报告指出,两者分别作为所在行业的代表,尽管发展路径不尽相同,但仍有一些共同点,如竞争优势仍然集中在低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供应方面,这是中国CRO企业和生物仿制药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有力武器。
但与此同时,技术基础的薄弱、经验积累的不足、跨国药企的挤压以及风险投资的欠缺等因素越来越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
人才“捆绑”战略
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以北京、上海、山东、江苏等地为代表的生物制药企业集群,集群内部有明显分工,加速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我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增长272%,其中在CRO领域,我国已经超过印度,成为亚洲研发外包的首选地。
上述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的报告指出:“中国各级政府和国内药企日益注重吸引高端海外人才,归国留学人员带来的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促进生物制药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药明康德和中信国健为例,两者科研管理核心团队大都有海外留学经历,并均持有公司相当一部分股份,从而使核心团队的利益与股东利益捆绑在一起,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向国际通行做法靠拢。其中,药明康德创始人李革的海外背景是该公司能够从国内众多CRO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该公司所有的124项发明专利申请中,发明人中包括李革的多达69项。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