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着手调研生物仿制药指南的消息,日前在生物医药行业不胫而走。这一消息之所以如此被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指南背后潜藏着的巨大的市场。
在全球市场上,拥有200亿美元销售额的胰岛素、人类生长因子、促血红细胞生长素、集落刺激因子(CSFs)、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六大类产品,目前都已经受到了生物仿制药的直接威胁:这六大类价格昂贵的药物中,均不同程度地遇到了专利到期的问题。
那么,指南的起草和发布会对国内制药行业产生哪些影响?六大类生物专利药保护期到期后,中国可以分羹几何?中国的制药企业们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指南制定将分三步走
依照国家药监局注册司生物制品处副处长常卫红透露的消息,目前药监局方面已经在着手启动制定生物仿制药指南的相关工作。
常是在出席上海一场生物制药大会上透露的上述信息。她同时指出,生物仿制药指南的制定将分调研、起草、实施三步展开。调研这部分工作已经启动,并筹备了四个工作小组,包括政策、质量控制、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拟建立一支包括科学家、研究者、国内外企业家等组成的顾问团队。
常卫红预计,指南的制定可能会遇到比较大的挑战,比如说对照品设定、技术问题、相似度的评审难度及效益考虑等问题。
业内对注册司的上述消息,既感到兴奋,又难免纠结。据南都记者了解,目前业内普遍的心病是,生物仿制药究竟是否需要按照新药程序进行审批。因为一旦需要按照新药程序进行审批,即意味着门槛将很高,成本也会因此大幅增加。而依照国际惯例,生物仿制药的市场准入门槛要远远高于其他仿制药。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