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公立医院改革困境:公益与盈利角斗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6/11/2012 11:09:20

      

     

     中国的医疗改革一方面将公立医院推向市场,一方面用政策减少医院的医药收入,尽管受惠于民,但公立医院却再次陷入公益性和盈利性的困境中

    

     5月28日,当月的最后一个周一,在长沙人民路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以下简称“湘雅二院”),创下了单日门诊的纪录——1.1万人次。

    

     领导如此规模的医院并不轻松,医院党委书记周智广已在这家卫生部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工作了29年。在他面前,一年数百万的患者来来往往,在他背后,投资5亿的新外科楼正在施工。

    

     作为直属医院,上级对他们加盖新楼的补助只有2000万,剩下的都需要医院解决。一边是国家政策,一边是熙熙攘攘的患者。一边在取消以药养医,一边在市场里摸爬滚打……

    

     周智广有些不知所措。

    

     “曾经我们从不谈钱”

    

     “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柬一切堕落和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予他人,并不作该项之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这是《希波克拉底誓言》,也一度是医者入行的誓言。

    

     但现在从医,已经不用宣誓。不过周智广还记得,这是医学界的经典,这一经典,早于新中国医疗发展2000余年。

    

     1956年,中国社会主义改造高潮后,中国城镇的私立诊所、社会和教会医院几乎绝迹,卫生成了战线,医务人员全都成了“白衣战士”。

    

     这样的说法影响了周智广和医院党委副书记杨一峰,1983年前后,两人陆续从湖南医学院研究生毕业,进入临床,当时做医生是崇高的职业,不像现在充满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