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卫生部发布2011-2015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此举杜绝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端设备,最大限度降低采购价格,促使医疗成本进一步下降,有望加快国产医疗设备的进口替代进程。国内企业如万东医疗、鱼跃医疗等公司有望受益。
12月19日,卫生部发布2011-2015年全国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的通知。充分考虑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需要,合理预留规划配置空间,支持非公立医疗机构按照批准的执业范围、医院等级、服务人口数量等,合理配置大型医用设备。
显然,这次的规划是围绕调整资源配置和降低医疗费用两个基本目标,对医疗器械市场的再次扩容,但是此次的配置级别并不是高端仪器,保证了基层医疗的基础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是需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发放配置许可证。包括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SPECT)5种,杜绝医疗机构盲目追求高端设备。最大限度降低采购价格,促使医疗成本进一步下降。
该通知旨在鼓励采购国产医疗设备,有助于加快国产医疗设备的进口替代进程。目前,外资约占有中国CT市场80%的市场份额、MRI市场90%的市场份额,而国内生产企业万东医疗所占市场份额相当小。另外,由于通知明确要求“最大限度降低采购价格”,这或许将拉低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最终是降低患者的医疗服务费用。
据悉,在支架领域,国内企业已经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乐普医疗 (-:-,-0 ,↓-0 )等国内企业目前占有的市场份额总计约有80%。
规划重点保障装备空白地区、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县和市(地)配置需求。各地要结合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实施工作,满足县医院建设与装备的合理需要,切实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在充分提高现有设备合理利用的基础上,原则上公立医疗机构新增配置须满足当地设备使用率不低于本省(区、市)平均水平的80%的条件。
医疗器械行业情况
2008年到2011年是医疗器械行业的景气高峰,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的建设,首先惠及的就是医疗器械。数额巨大的扶持资金多数投向农村医疗器械的采购,X光机、监护仪、超声波诊断仪等基础医械受益最大。
截至目前,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拥有1000亿元的容量,年度复合增长率为21%,与药品的比率是1:10,而发达国家的水平是1:1,这意味着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从行业状态看,未来三年全球医疗器械增速预计在4%-6%,2011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将达3120 亿美元,而我国市场扩容增速将达到20%以上,在新医改方案中,中国政府计划在2009年-2011年的3年间投入8,500亿元,预计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的投入有上千亿元。此外,预计便携式家用医疗器械在未来3年的行业整体增速在30%以上。
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医疗器械行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61.07 亿元,同比增长16.86%;实现利润总额为44.74 亿元,同比增长10.93%;其中制药机械行业1-5 月份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5.74 亿元,同比下降2.94%,但利润总额同比增长44.34%,为2.05 亿元。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