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又要进入冬季膏方的季节了。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冬令进补越来越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许多多年服用冬令膏方的人士会自豪地告诉别人,他们每年很少感冒,精力充沛,心情愉快。许多常年控制不佳的血糖、血压都能得到良好控制。但是,要想膏方疗效好,除了应当辨证处方、合理加工、正确服用外,还与服用膏方前选择正确的“开路方”有一定关系。所谓开路方,就是在进补前半月需要先调理好脾胃,以便“开路”进补,使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提高膏方疗效。一般说来,应该去将要为你开膏方的医生处服用开路方更加对路。
人说男女有别,以下分男女之异介绍中医常用的“开路方”。
男性篇>>>
中医认为,脾为先天之本,脾虚之后可使气血不足,导致全身虚弱。冬令进补,男性通常补肾气虚和肾阴虚两症,但这两种补药易伤脾胃,消化吸收都不太容易。而且,经春夏两季,气候、饮食都造成正常人的脾胃功能有所虚弱。男性进补前,最好加强脾胃功能,如此,进补之药才不会遇上脾胃“漏斗”,防止补而无效甚至反加重脾胃疾病。一般而言,男性进补的开路药,讲究健脾、和胃、消道、化食。
香砂六君汤:针对脾胃虚弱的人,平时消化不良。
配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陈皮6克,砂仁6克,木香6克,甘草6克。1天早晚2次服用。
功效:提升脾气,健全消化功能。
保和丸:针对血脂、血黏度偏高、舌苔厚、有脂肪肝等症状的人。
配方:法半夏10克,茯苓10克,陈皮6克,莱菔子10克,炒谷芽、麦芽各10克,焦山楂、神曲各10克,薄荷3克。1天早晚2顿,饭后1小时左右服用。
功效:消肉积,帮助消化,清除身体内的沉污。
藿香正气汤:针对湿驻脾胃的人,症状是疲乏无力,口干、口苦又不想喝水,舌苔厚。
配方:藿香10克,佩兰10克,半夏10克,陈皮6克,茯苓12克,焦山楂、神曲各10克,槟榔10克,焦山栀10克。该药中多味药均有芳香气味,因此不可煎太久,以免气味挥发带走药中的有效成分。
功效:化湿,健脾,祛湿。
女性篇>>>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虚弱,正气不足,就容易造成人衰老。并且脾胃能吸收饮食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和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脸部就会红润、健康。调理好脾胃之气,皮肤会有弹性、有光泽,精神饱满。
冬令进补前,女性常用调理脾胃的药有:炒黄芪、炒白术、茯苓、淮山药、白扁豆、陈皮、砂仁、白芍、石斛、知母、天冬、麦冬、天花粉、玉竹、百合、白芷、白芨、鸡血藤、生地、五味子、枸杞子、麦芽、神曲、焦山楂、熟地、玄参、南北沙参、桂枝、党参等。
健脾千金饮:适用于肠胃虚弱的人,症状是脸部苍白无血色,食后腹胀,胃部常隐痛,大便忽干忽稀,舌苔发白,有牙齿印,舌体肿大等。
配方:炒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伏苓10克,焦三仙各10克,白扁豆20克,党参10克,陈皮10克,淮山药30克,熟地20克,生地30克,石斛15克,知母15克。1天3顿,饭前服用。
功效:恢复肌肤弹性,增强肌体抗衰老能力,增加免疫力。
贵妃散:适用于阴虚胃热,症状是口干舌燥,脸色灰黄有黄斑,便秘,口有异味等。
配方:玄参15克,麦冬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知母15克,石斛15克,炒黄芪30克,炒白术15克,焦三仙各10克,山药15克,白芍15克,生姜5片,玉竹30克,石膏10克。1天3顿,饭后服。
功效:养颜祛斑,滋阴生津,散热通便,健脾养胃。
养荣玉颜汤:白领常年劳累,压力大,往往易出现胃口差、大便不通畅、有黄褐斑、面色灰黄等症状,此方即针对这些症状调理脾胃。
配方:金银花200克,白芷50克,白芨30克,白蔹30克,零陵香30克,熟地50克,鸡血藤100克,黄芪50克,白术50克,当归20克,柴胡30克,川芎20克,白芍30克,藿香20克,陈皮20克。打成粗末分30天冲茶,喝时再加一小勺蜂蜜,每日3顿。
功效:全身增白,养颜祛斑抗衰老,生肌润肤,通大便。来源:扬子晚报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