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制药工业出口日趋高端化 原料药品出口形势恶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9月21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20日发布的医药进出口数据显示,7月份,维生素C、扑热息痛、头孢类等原料药出口量急剧萎缩,同比下降39.4%;西成药出口首次突破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4%.

    

     数据显示,由于产能过剩导致供需失衡,大宗原料药品种出口虽有增长,但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前述原料药品种的出口形势进一步恶化。由于跨国制药集团在中国的制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我国西成药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大幅增长。

    

     7月我国对欧、美、日等国的医药出口整体增速达到32.23%,对东盟、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医药出口增幅分别达到48.09%、37.26%、44.76%、47.94%,均超过平均市场增幅。虽然欧美及印度市场对原料药需求继续扩大,但国内原料药出口呈现高位震荡,出口价格低位徘徊。

    

     数据显示,2011年7月,国内化学药品原料药产量为25.22万吨,同比增长达36.74%,在价格低迷的情况下产能依旧过快释放。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的制药工业转移,已从单纯的原料药生产转向了高端制药合作阶段。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和新版GMP的实施,为国内药企通过欧美国家认证、扩大制剂加工订单增加了机会。

    

     据医保商会介绍,西成药是7月份医药出口的亮点,在历史上首次突破1.9亿美元。由于跨国制药集团在中国的制剂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推动我国西成药出口呈大幅度增长。数据显示,7月我国对欧盟、澳大利亚市场的出口增幅达84.3%和1366.14%.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武汉、天津、广州等地的生物产业国际合作不断加快,罗氏、诺华、GE、阿斯利康、赛诺菲。安万特等企业不断将高端产能向中国转移。(刘国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