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十二五”托起未来之星 生物医药迈进支柱产业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1月2日   来源:医药经济报

  生意社11月2日讯 “北京生物医药完全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间从战略产业迈进支柱产业。”《医药经济报》记者从10月25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上了解到。就在两天后的10月27日,新华社全文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文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提出了“积极有序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要求。

   

  与会专家认为,“十二五”期间将是我国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不仅是北京,我国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新政利好频出

   

  “仔细解读‘十二五’,亮点颇多。”中国职业药师协会会长张文周表示。他认为,其中很多部分将对中国医药卫生行业产生有利影响。比如扩大内需、政府着力解决民生等也都将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医疗卫生的发展。

   

  此前的10月18日,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同时,国务院还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下称“《决定》”)。对于战略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医药,根据《决定》,生物产业未来发展要以巩固基础研究、加速推进产业化、有序促进大规模应用为主线,大力利用生物技术开发重大疾病防治新药,加快发展新型生物医学工程产品,强化重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和水产品等为主要对象的生物育种产业发展,促进绿色农用生物产品和海洋生物技术产品的发展。

   

    以创新为引擎

   

  据了解,正在制定的国家《生物医药“十二五”规划》将产业升级列为一项重点任务。

   

  “中国医药产业发展必然迎来结构性调整,内外部竞争形势更是迫切要求中国的医药企业必须做大做强。”国药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认为,对比国际发达国家,中国医药行业的发展水平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完全适应,表现在研发、生产和分销资源严重分散、行业集中度低,整个行业处于低水平竞争水平。在全球一体化的竞争形势下,中国企业需要继续整合资源,培育大型、有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民族医药健康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