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8月17日讯 近日有报道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具有耐药性,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常被认为是紧急治疗抗药性病症的最后方法。
目前,这种变种超级细菌已经传播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等国家,并有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蔓延。本月13日,比利时医疗人员证实,一名比利时人死于这种据信源自南亚的超级细菌,成为该菌致死“第一人”。
“超级细菌的出现,是滥用抗生素的最直接恶果,而中国是全世界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广东省地中海贫血防治协会会长、南方医院儿科主任李春富表示,正常人体内有许多共生菌群,抗生素特别是广谱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打破了其平衡。每一种抗生素投入使用,没有被杀灭的细菌会迅速产生对这一抗生素的抗体,成为耐药菌。抗生素的滥用,使得细菌的抗药性越来越强,这类细菌统称为“超级细菌”。
据统计,2007年我国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而超级细菌的出现是滥用抗生素最直接的恶果。
新型超级细菌中含有NDM—1基因,NDM—1意思是“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是一种超级抗药性基因。这种脱氧核糖核酸结构可以在同种甚至异种细菌之间“轻松”复制。
超级细菌研究人员认为,抗生素诞生之初曾是杀菌的神奇武器,但细菌逐渐进化出抗药性,近年来屡屡出现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由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相对较慢,对付超级细菌已经成为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难题。
研制一种抗生素大约需要10年时间,而产生耐药菌素却在2年之内,抗生素的研制速度远远赶不上耐药菌的繁殖速度。许多大的制药公司越来越不愿意为研发抗生素埋单,其原因除了抗生素开发到一定程度后,再开发新的品种所需的研发费用越来越高外,更重要的是快速的失效使医药公司的巨大投入得不到产出补偿。
现状
中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死亡占到40%
世界医学界流传着一句话:“美国枪支容易买到,抗生素很难买得到,而中国恰恰相反。”据2007年统计,我国的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外科手术则高达95%。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中国住院患者抗生素药物使用率高达80%,其中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该院每年销售收入排序前三位的药物均为抗生素。2001年,15种最畅销的药物中抗生素药品就占了11种。此外,静脉注射已经成了滥用抗生素的新途径。每天1000个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患者里,有将近2/3会接受静脉注射治疗。儿科医院静脉应用抗生素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1996年注射用抗生素消耗金额占全部抗生素消耗金额的比例为46.7%,而2001年上升到53.6%。
据统计,仅超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全国一年就多花费7亿多元。滥用抗生素的直接恶果就是耐药性的日渐严重。以中国细菌耐药性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上海为例,上海人群感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80%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G的耐药性。一些药品的有效率已经跌到了20%。在一些地方,预防结核病的卡介苗的有效率只有30%。
有一组数字,或许能说明问题:中国每年有20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死亡要占到40%。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30%至40%,而一些发达国家只有0.9%。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
李春富说,滥用抗生素的直接副作用是,患者体内的病毒会对抗生素产生抗体,之后重复使用抗生素,就会无效。“抗生素的副作用往往潜伏期长,要多年后才能表现出来。可推断,未来的10—20年内,抗生素滥用对人体的肾脏、肝脏等产生的副作用会慢慢明朗起来。现在可确证的是,很多三四十岁的‘黑牙’人群,就是因为多年前滥用四环素这种抗生素引起的副作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