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医药>  正文

江苏患者不认可医疗责任险 配套制度不够完善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7月20日   来源:新华报业网-南京晨报

  生意社7月20日讯 患者家属在医院门口拉横幅、封门,这样的事件在南京不少医院门口时不时就会发生。为了缓解医院处理医患纠纷的压力,江苏省卫生厅在今年初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年内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这个看上去挺诱人的医疗责任险,让医院觉得是多花了冤枉钱,患者却不认可。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医疗责任险本身没有问题,关键是配套的制度不完善。

   

    现状

   

    徐宝宝事件后南京医患纠纷上升三四成

   

  日前,当记者在南京某医院医患沟通中心找到李斌(化名)时,这位天天和患者打交道的医患沟通中心主任正在接待一位患者。

   

  “我的事情你们到底什么时候处理?”一位中年女子冲着李斌嚷道。

   

  “医院的意见早就给你了,你可以选择国内任何一家医院去看病,期间发生的任何费用都由医院来支付。”李斌捺着性子回答。

   

  但“谈判”并没有达成一致,对方把声音提高了八度,而李斌选择了“逃离”。

   

  “这个患者的问题,法院都判过了,该处理的也都处理好了,但她还是不依不饶,隔三差五就来医院闹,说自己的病还没好,我们让她去看,她又不去,实在没有办法……”李斌摇着头感叹不已。

   

  李斌在医患沟通中心主任这个位置上已经干了五六年,对于他这样的“老人”来说,处理医患纠纷应该说经验丰富,“我自认为是个好人,很多时候也尽量站在患者角度考虑,但只要你穿着白大褂,患者就把你当坏人。”说起处理医患纠纷时的感受,李斌显得很无奈。“今天一上午接待了4个患者,这和平时的工作量差不多。”李斌表示,自从去年儿童医院“徐宝宝事件”发生后,南京各医院的医患纠纷都明显上升,三甲医院一年的纠纷量在一两百起,他所在的医院也不例外。“保守估计,医患纠纷的总量上升了30%-40%。”面对每天应接不暇的医患纠纷,李斌透露:“现在晚上我要不吃安眠药,根本没法睡觉。”

   

    信息不对称患者认为要解决问题就得闹

   

  尽管医院对医患纠纷相当头疼,但记者在采访患者时,大家却普遍认为,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最近,南京一家大医院发生了一起青霉素迟发性过敏导致死亡的事件。患者因为上呼吸道感染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后让他挂水,其中有青霉素类药品。按照规定,护士先给该患者做了青霉素皮试,皮试之后,该患者没有任何不良反应,药品就这么慢慢输入了患者体内。用药过程中护士也时不时会过去观察一下,依然是一切正常。出于安全考虑,输完液后半小时,该患者还被护士要求留在医院观察一会,还是没有任何症状。步步把关后,患者终于被护士“放走”了,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患者回家后却发生青霉素过敏,很快出现休克,最终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好好的一个人,看个感冒就这么走了!”痛失亲人的家属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医院治死了人,凭什么不负责任!”患者家属质疑。医院也有他们的道理:“这不是由于我们的失误或者不尽责导致的,为什么要我们负责?”与医院一次次沟通都无法达成共识,即便医院投保了医疗责任险,保险公司也不会理赔。结果,患者家属只有一条途径———“闹”。“医患信息严重不对称,患者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要是发生医患纠纷,不闹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在省人民医院候诊的张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医疗鉴定由医学会组织,这始终没法让人相信能做到公平、公正,无法寻求正规途径解决,那患者还有其他解决医患纠纷的办法吗?”同样接受记者采访的徐先生,朋友中有人经历过医患纠纷,他深有感触地表示,当下一些医院动不动几十万的赔偿,让那些身处医患纠纷的患者会“眼红”,从而滋生了“医闹”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帮着患者家属闹,最后要分去很大一部分赔偿,其实患者家属最终也是骑虎难下。

   

  另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之所以现在医患纠纷不减反增,是因为很多患者对当下的医患关系感到很不满意。“医生看病除了开检查就是开药,根本就不跟患者沟通,有时连病情都没说完,医生检查就已经开好了。看个病这么贵,还经常看不好,患者能没怨气吗?”不过,也有理智的患者指出,如果医患纠纷还是这么多,医患关系肯定无法好转,医生为了保护自己,自然会开出更多的检查,到一定时候,医生为了保护自己,一些摸不准的病就不看了,这么一级一级往上推,说不定哪一天就没地方看病了。

   

    花钱买保险医院处理的纠纷却没减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让医务人员从无休止的医疗纠纷中摆脱出来,我省逐步“试水”医疗责任险。在今年初的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上,省卫生厅更是明确指出,年内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参保率达到100%。记者获悉,目前南京已有78家医疗机构投保了医疗责任险,明年投保医疗机构将骤增至178家。但说起医疗责任险,各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都直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