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业增速位次前移,下行压力犹存
记者日前从福建省经贸委获悉,1~7月,福建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4348.4亿元,增长14.8%,增速较上半年回升0.2个百分点;7月当月完成635亿元,增长15.9%,增速较6月份回升1.7个百分点。累计工业投资2401.4亿元,增长28.8%,其中制造业投资1994.4亿元,增长28.9%。
1~7月,福建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平均4.5个、5.1个百分点,工业增速在全国31个省市区的位次由一季度的第15位前移至第11位。
福建省企业效益保持增长,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0.82点,较去年同期提高7.9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5.7%、3.2%。
虽然福建省工业经济运行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表现在四个方面:
市场需求不足。外部需求总体较弱,工业出口明显放缓,1~7月全省规模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9.6%,增速同比回落13.3个百分点。内需增势减缓,多数工业品价格持续下滑,7月当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2%,钢材、水泥等行业量增价跌;1~7月全省规模工业产销率97.41%,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规模工业企业产成品占用同比增长18.3%,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
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受宏观调控、订单下降、产能过剩等影响,部分企业产能发挥不足、生产下滑。1~7月,全省工业用电量同比仅增长1.81%,显示器产量下降1%、汽车下降2.6%、挖掘机下降42.3%,捷联电子、金龙旅行车、厦工等企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生产成本上升影响企业效益。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增长16.5%,增幅高于同期主营业务收入0.8个百分点;多数企业反映今年以来企业用工成本继续上升;利润总额增长3.2%,增速同比减缓34.7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上升175.7%。
融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成本同比上升35.2%,升幅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个别企业存在资金链断裂风险,生存压力加大。 (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