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机械>  正文

我国轮胎行业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产品结构调整显成效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2年2月22日
面对世界天然橡胶价格巨幅波动,2011年我国轮胎行业结构调整初显效果:轮胎子午化比率提高,轮胎销售收入及出口交货值实现较大幅度增长,中高端产品出口比例大幅提升。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对45家国内主要轮胎企业统计数据中得出以上结论。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45家轮胎企业销售收入达到207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9.3%。其中,子午线轮胎销售收入1755亿元,子午化率84.4%。据分析,2011年我国轮胎销售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橡胶涨价带动轮胎提价,以及高档轮胎比重提高。从轮胎出口额看,2011年45家轮胎企业共实现出口70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7.4%。从出口量看,出口1.33亿套,比上年仅增长3.9%,说明去年我国轮胎出口价格有较大幅度提高,同时出口轮胎技术附加值提高,中高端产品出口比例提高。出口额大约占总销售收入1/3,高于我国近年平均水平,说明我国轮胎销售增长主要靠出口,已基本摆脱美国“特保案”的影响。

  在轮胎销售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产量增速放缓。2011年45家主要轮胎企业轮胎产量达到3.14亿套,比上一年增长2.5%。其中,全钢载重胎7680万套,增长幅度为4.3%。轮胎产量及全钢胎产量增长幅度为近年最低。2011年我国轮胎产能未能充分释放,国内全钢胎新增产能在1500万套,全钢胎总生产能力在1.15亿套,全钢胎产能释放率在80%左右。

  轮胎行业在结构调整中伴随着阵痛,即库存较重和一些企业效益下滑。45家企业总库存171.5亿元,比上年增加27.5%,其中33家内资企业同比增加17%。同时,行业利润比上年下降16.2%左右,亏损企业11家,亏损面达25.6%。一些轮胎企业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相当多轮胎企业保持80%生产负荷,尤其小型轮胎企业开工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