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波:加强管理创新 提高装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不断地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是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提高产品质量与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装备工业转型升级、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2月24日召开的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工作会议暨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六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上指出的。
苏波强调,“十二五”时期,要继续鼓励、引导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一方面,支持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引导中小型企业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基础建设,广泛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手段,突出专、精、特、新,推进企业健康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在会上做主题演讲。本次会议是为总结“十一五”机械工业企业管理的工作和经验,部署“十二五”机械工业企业管理的规划和任务而召开的。会议讨论了中机企协编制的《机械工业“十二五”企业管理发展规划的建议(审议稿)》。
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动装备工业转型升级
苏波指出,“十一五”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业规模跃居世界前列,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国际竞争力稳步提高,两化融合稳步推进,为我国工业做大做强,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加速推进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我国装备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全行业必须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和机遇意识,在解决重大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实现转型升级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苏波指出,作为装备制造行业的主管部门,工信部将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重要支撑,加快推进装备工业转型升级,大幅提升产业竞争力,全面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苏波表示,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大工作力度,重点推进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发展现代装备产业体系。以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增强产业配套能力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重点调整优化汽车工业,改造提升机械工业,加快发展航空工业,做强做优传统工业。
二是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大型和支线飞机及通用航空、海洋工程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重点产品和技术。
三是着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以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为依托,大力推进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重点发展大型成套装备、新兴产业所需的装备。
四是不断地推进装备工业两化融合。发展先进智能装备,加快推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柔性化,提高装备工业信息化应用水平。
苏波表示,做强装备制造业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需要全系统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长期以来,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等行业协会,发挥业务优势、协调优势,以及行业自律功能,在当好政府参谋、做好技术支撑、积极服务企业、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希望行业协会和企业继续加强装备工业领域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积极为“十二五”规划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加强行业监测和信息引导,引导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和科学管理,为实现我国装备工业做大做强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
关键词:装备 装备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