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机械>  正文

董学博:解读十二五中国公路发展壮大的措施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1年3月2日   来源:中国公路学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最快的五年。公路总里程有望达到400万公里,比2005年翻一番,其中高速公路里程接近7.5万公里,比2005年增加83%。有铺装路面里程接近200万公里,比2005年增加2.8倍。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将超过1300个,比2005年增加近60%。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增加主要得益于投资规模的急剧扩大。预计今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将会突破1.2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86%。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迅速增加,有力地支撑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缓解了交通运输紧张局面,也极大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出行条件。


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会理事长 董学博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这种急剧扩张掩盖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在“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为复杂的形势下,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将会逐步显现出来。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我们有能力在“十二五”开始逐步解决过去想解决但却没有条件解决的问题。
  发展综合运输体系要先解决体制问题
  即使不能解决体制问题,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跨部门合作还是可以有所作为必须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已经成为共识,但如何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却始终未得到破解,其根本症结是体制问题。尽管“十一五”期间已经把综合运输规划的职能明确赋予交通运输部,但在现行管理体制下,交通运输部根本无法有效地组织编制综合运输规划。规划都无法有效地组织编制,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就连纸上谈兵也做不到了。因此,要破解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的难题,必须首先解决体制问题,真正形成大交通运输部,统一管理各种运输方式,不仅统一管理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管道,而且要统一管理城市公共交通。
  “十二五”期间能否解决体制问题,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即使在“十二五”期间仍不能解决体制问题,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通过跨部门合作构筑综合运输体系也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关键词:公路 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