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机械>  正文

硅价“虚”热 业内普遍不看好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10月18日
我们采购部门的工作仍然按部就班,盯着硅料厂按时发货,承接生产部门的需要,多晶硅价格上涨对我们的影响没有说的那么严重。”尚德电力物料采购部门的一位员工日前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多晶硅价格全球联动,从5月起价格持续上涨,9月初创下近两年来的新高,突破90美元/公斤,国庆节后虽有微幅下跌,但中期看涨的趋势并未改变。乐山电力、川投能源等国内A股市场上的几家多晶硅概念股近1个多月也因此受到市场追捧。

  江西赛维LDK的市场销售经理肖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多晶硅价格上涨不排除很小一部分的炒作因素,但上涨主驱动力肯定是由市场需求推动,因为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主要终端市场在补贴削减前大肆抢购电池组件,引起了短期需求增加。

  目前欧洲多晶硅市场占全球市场消费量的80%,全球最大的需求市场德国7月光伏发电上网补贴下降15%左右,明年还要降低10%。这使得市场产生了未来政府可能削减光伏发电补贴的预期。(下转A03版)

  (上接A01版)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厂商江苏中能硅业预计,到今年年底产量将达到2.1万吨,年初的时候单位成本为30美元/公斤,到三季度已经降到25美元/公斤。这已经达到了与国际厂商hemlock几乎相同的行业低成本。如果按此计算,多晶硅企业的毛利率保守估计将达到 300%。

  事实显然并不如此。多晶硅价格持续上涨,但光伏企业实际采购量并不多。尚德电力上述员工表示,“额外采购大约只占我们总需求量的15%,其他是以长单计价,即基准价+比率浮动价。”

  江苏中能的负责人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他们有九成以上的硅料是3-8年的长单,稍有规模的光伏企业也大多有70%-80%的硅料是长单,“我们的利润并不会像市场涨幅显示的那么大,光伏企业也不会有那么高的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