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产业>机械>  正文

上半年我国船配出口超10亿美元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2010年8月13日
上半年,我国船舶配套产品出口金额为10.0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8%;进口金额为22.57亿美元,同比增长3.29%。其中,船配产品出口金额增幅是进口金额增幅的4倍,但贸易逆差达到12.51亿美元。6月份,我国船配产品出口金额为1.82亿美元,同比增长24.38%;进口金额为 4.38亿美元,同比增长24.95%。

  上半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船配产品排在第一位,金额为5.04亿美元,同比增长19.07%;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排在第二位,金额为4.53亿美元,同比增长2.25%。以加工贸易方式和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船配产品的金额几乎平分秋色。

  从具体产品出口状况来看,我国共出口了24类船配产品,但是产品结构比较分散,没有占绝对优势的大宗产品。出口金额排在第一位的是其他无线电导航设备,为 1.35亿美元,同比增长7.86%;排在第二位的是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出口金额为1.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6.05%;排在第三位的是日字环节链,出口金额为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28%。船用柴油机零件、其他焊接链、门座式起重机及座式旋臂起重机等三大类产品的出口金额也都超过了 8000万美元。出口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有14大类产品。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其他卸船机,出口金额为6411.32万美元,同比增长 431.92%;下降幅度最大的是装船机,出口金额为2175.63万美元,同比下降46.45%。

  上半年,我国出口到亚洲市场的船配产品金额为5.56亿美元,居首位,同比增长12.96%;其次是欧洲市场,出口金额为2.38亿美元,同比增长 26.41%;北美洲市场位居第三,出口金额为1.41亿美元,同比增长25.94%。我国对6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船配产品金额超过5000万美元,超过 2000万美元的有1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美国的出口排在第一位,金额为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0.62%。对印度的出口增长幅度最大,金额为 9077.86万美元,同比增长912.52%;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韩国,金额为9592.02万美元,同比下降21.55%。

  出口船配产品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3个省(区、市),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9个省(区、市)。其中,江苏省船配产品出口排在第一位,金额为4.08亿美元,同比增长21.51%;上海市排在第二位,金额为1.84亿美元,同比增长25.23%;广东省排在第三位,金额为1.15亿美元,同比增长 16.94%。这3个省市船配产品的出口金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70.36%。出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北京市,金额为4271.06万美元,同比增长 127.98%;下降幅度最大的是福建省,出口金额为4413.61万美元,同比下降38.1%。

  从进口方面来看,上半年,我国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船配产品为主,金额为17.57亿美元,同比增长7.8%;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排在第二位,金额为4.2亿美元,同比下降4.37%。

  我国从亚洲市场进口的船配产品最多,金额为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19.01%;欧洲排在第二位,进口金额为7.4亿美元,同比下降141%;北美洲排在第三位,进口金额为1.48亿美元,同比下降16.83%。从亚洲和欧洲两大市场进口船配产品的金额占我国该产品进口总额的92.84%。从5个国家和地区进口船配产品金额超过1亿美元,超过2000万美元的有12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从韩国进口产品排在第一位,金额为7.79亿美元,同比增长 28.57%;日本位居第二,金额为5亿美元,同比增长1.92%;德国位居第三,金额为3.07亿美元,同比下降2.46%。

  从具体产品进口状况来看,我国船配产品进口以船用柴油机为主,金额为12.4亿美元,同比增长9.18%;其次是船用推进器及桨叶,金额为2.88亿美元,同比增长0.63%;船用柴油机零件居第三位,金额为1.28亿美元,同比下降10.03%。此外,进口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还有门座式起重机及座式旋臂起重机、雷达及无线电导航设备零件、其他无线电导航设备、船用舵机及陀螺稳定器、其他导航仪器及装置等11类产品。

  进口船配产品金额超过1亿美元的有8个省(区、市),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12个省(区、市)。其中,江苏省居首位,金额为5.99亿美元,同比增长 53.86%;浙江省排在第二位,金额为3.29亿美元,同比下降8.74%;上海市排在第三位,金额为2.44亿美元,同比下降9.04%。进口增长幅度最大的是江苏省;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北京市,进口金额为1.56亿美元,同比下降3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