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浙江人大参会者询问会议经费被告知是秘密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1/29/2013 14:40: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前两天,我采访了一个与会者,内容是关于阳光预算的。他并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而是讲了一件大会开幕前发生的事。

  某天,他向一位大会工作人员打听:“都说今年节俭办会,你能告诉我开这次大会花了多少钱,省了多少钱吗?”

  这位工作人员一听,随口应了一句:“这是秘密,怎么能告诉你?”

  会议接近闭幕,他还在纠结这段简单的对话。

  “你可以说你不知道,但你不能说是秘密,会务经费多少怎么能是秘密?”

  “连我去问他,他都说是秘密,换成老百姓问他呢?”

  “如果不涉及国家机密的,应该都可以公开啊,不是吗?”

  他满腹不解。我也沉默。

  新会风的赞歌唱得这么响,可赞歌背后却会传来令人不爽的杂音。是制度不好吗?当然不是。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的八项规定,传递的都是老百姓拍手称好的新风气。

  我想,其中的原因,大概还是习惯成自然吧。

  平时工作中,我常常碰到这样的公务员。一旦找他们提出查看数据、文件等要求时,他们往往会习惯性紧张、习惯性心虚、习惯性拒绝。

  哪怕,这些内容早已写进了统计局每年的年鉴中,或早已公开在政府网站上。他们在怕什么?或许,是怕担责任,怕说错话,怕领导追究起来:“这是谁说的。”

  但现在,风气正在往好的方向扭转。比如三公经费公开,中央和省里都列出了时间表。

  即便真的错了,靠瞒是没有用的。最近新闻中频繁出现的“房媳”、“房姐”,就是最好的例证。干了不该干的事,就算隐藏得再好,总有被人挖出来的一天。

  提倡新会风是好的,制度也是好的,但自上而下的贯彻需要过程。只是,这个过程能不能快一点,再快一点?摆在面前的选择很简单,是自己顺应趋势往前走,还是坐等舆情推着你往前走。(记者 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