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西河池1月27日电 题:广西乡村能人“绝技共富”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捉野蜜蜂饲养,开始只是为了弄些蜂蜜吃,没考虑过大规模养殖。”说这话的是河池市金城江区侧岭乡洞情屯农民马士祥。他从小就经常和同伴去掏野蜂蜜吃,练就了抓野蜂的“独门”绝技。让他没想到的是,这“绝技”竟成了造福一方的致富技术。
洞情屯三面环山,每到春天山花烂漫时,野蜜蜂常在村边做窝,蜂蜜清香可人。野蜜蜂在村边采蜜时,马士祥有办法根据蜜蜂飞行的路线,不用太费力即可找到野蜜蜂窝。然后将蜂王抓住,把蜂群招回屋边养着。
2002年,当地政府引导洞情屯实施退耕还林,种上了水蜜桃、黄金梨、丰水梨等优质水果。2005年桃树、梨树开花结果。“果树开花的季节,招来很多野蜜蜂”,马士祥“于是决定扩大养蜂规模”。
这个“决定”从此改变了这位农民的生活。
2011年,马士祥联合5个朋友,投资30万元人民币办起了高山野蜂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建起来后,为了扩大养殖规模,马士祥想到了股份合作的形式,鼓动附近的村民参与养野蜜蜂。为了迅速扩大规模,他把利润更多地让给参与养蜂的村民。
马士祥去年买了一辆小轿车,他在车体上喷上养殖野蜜蜂的广告,车子成了流动的广告牌,村民加入养殖野蜜蜂的队伍越来越多。目前,附近已有400个农户加入马士祥的合作社。只有小学文化的马士祥,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股份制企业的老板。
马士祥说,养野蜜蜂成本低,每个蜂箱大约需100元人民币,不用花太多劳力,只要能抓来野蜜蜂,余下的时间就静待收割蜂蜜了。“2011年,我收获了2000多斤野蜂蜜,以每斤150元的市价计算,全年我可有30多万元的收入。”
洞情屯附近的古洞屯田地很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在马士祥和古洞屯村主任的鼓动下,古洞屯家家都养起了野蜜蜂。黎士能一家就养了40箱,“以2012年的情况来看,黎士能家一年的养蜂收入分成后还有3万元。”马士祥说。
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十八大后,马士祥隐隐地感到更大的发展商机来了,期待当地政府对他的创业计划给予更大的扶持和引导。
10年前,洞情屯很穷,人均收入不到600元。2007年,河池市有关部门给洞情屯引来广东东莞市对口帮扶资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家家户户都起了新房。每年春天,洞情屯1000多亩桃树、梨树争红斗艳,吸引各地游人纷至沓来。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村里办起了“桃花节”,每年四五万游客来看桃花,“农家乐”分红每家就有一万多元。洞情屯去年人均收入超过了6000元。以前村子穷时,马士祥也出去打过工,但现在他觉得留在家乡创业更有奔头。
河池市扶贫办主任莫杰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全市11个县(市、区)都是贫困县,其中7个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市农村贫困人口达1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5.4%,这些贫困人口大都居住在条件十分恶劣的大石山区,石多地少,民众收入来源单一,扶贫难度非常大。
“洞情屯的脱贫方式让我们摸索出一条扶贫工作的路子,即培育产业和找出能人。”莫杰说,目前,河池市已经因地制宜地对11个县(市、区)制定了扶贫开发培育产业计划。像马士祥这样的群体,将是河池市下一步扶贫工作中重点扶持的对象。(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