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重庆12月28日电 题:重庆干坝村就地变城镇
中新社记者 刘贤
61岁的郝平最近有个新爱好:没事儿的时候,喜欢到正在修建中的干坝村集中居住点去转一转。郝平是重庆市江北区五宝镇干坝村土生土长的农民。在五宝镇这个纯农业镇,近期最时兴的话题却是城镇化。
2013年春节前后,干坝村村民将搬进集中居住点。郝平对此期盼已久:“我现在每天都要到周围转个七八次,心情舒畅。这是我们村最浪漫的事。”
作为中国拉动内需、增加消费的重要手段,城镇化正成为中国官方工作报告的高频词。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指的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记者近日到干坝村集中居住点偶遇郝平时,他与几名村民正在村服务中心附近散步。居住点的房屋用的是灰蓝色墙面、红木格窗,保留当地传统民居的外观。水泥路联通各户,通向村外,汽车可直达重庆主城区。
“城镇化首先就让每个村民直接受益2万元人民币”,郝平告诉中新社记者:“一是1万元的集中建房奖励费,二是建设集中居住点诸如树、花、健身广场等配套设施,政府按每人1万元的标准投入资金。”
这两年村里变化很大。郝平说,路修好后,孩子们到镇里上小学、幼儿园都有校车接送,再也不用早上五六点就起床摸黑去上学。
村民陈兴仿告诉记者,现在村卫生室看不了的病可到镇卫生院,坐车几分钟就到了,以前村里住得最远的人家到镇上要走1个多小时。
近段时间,郝平与老伴或同村老人喜欢到即将建成的集中居住点去走走,看看健身广场、服务中心、卫生室,“监督检查”一下施工质量,比自己修房子还上心。他们常聊的话题也是“以前村里大多是土墙瓦房,想建房子没钱,走出大门就是泥巴路、草笼笼(指草丛),下雨天很不方便”,“集中居住点舒适、美观,还有图书馆、篮球场,以后这里一定很热闹”。
重庆江北区城乡建委透露,五宝镇的城镇化不是将农村人口迁至城市,而是在村里以村民自筹和政府奖励的方式建设集中居住点,让村民在家就能享受与城市一样的居住条件、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住得舒服还不够,住得安心更重要。城镇化最难的是农民就业问题。江北区发展产业是将村民的土地化零为整后,高门槛引进适合的企业,不仅要让村民能够在家附近就业、收地租补贴,也要符合村镇长远发展规划。
五宝镇的发展规划是由美国AECOM公司策划,拟打造“重庆市绿肺、国际长江景点、市民主题公园”。据干坝村村委会主任王怀余介绍,村里拒绝了混凝土搅拌企业、申请土地建厂房的企业等10余家,把有污染、噪音的拒之门外,目前只引进了5家花卉园林种植企业。这些企业的入驻条件是优先培训、录用本村村民。此外,村里还引导有意愿的村民搞农家乐,培训妇女渝绣技术,以此解决城镇化后的村民工作和收入问题。
重庆市新型城镇化分为不同层级,包括主城特大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县城、中心镇和其他小城镇。各层级的城镇化方式并不完全相同。五宝镇干坝村是小城镇实施城镇化的一个代表。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政府今年9月下发《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意见》,要求改变传统的城是城、乡是乡的理念,推进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资源要素的一体化;此外还明确重庆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该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
对郝平来说,新型城镇化的生活就在眼前。(完)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