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河北一机关干部公园拾垃圾 卖废品所得用于公益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1/08/2012 15:46: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本来是一名住建局的机关干部,却拿起工具天天到公园里拾垃圾。东光县住建局房管办后勤股股长郑培瑞就是这样一位“怪人”。说“怪”,是因为人们想不通:一个“坐办公室的”怎么就干起这个活儿来了呢?作秀?出风头?……但在郑培瑞坚持了一年、两年之后,这样的声音没有了。反之,如今每天早晨他再到公园拾垃圾时,常有不认识的人向他问好,还有的冲他伸出大拇指……

  偶然举动引发思考

  位于东光县城里的元曲公园是当地一个重要的居民休闲场地。该工程于2010年1月份正式开工建设,9月份竣工,10月初正式开园。这座公园很快吸引了大量城乡群众前来休闲娱乐。今年44岁的郑培瑞就是其中一个。

  郑培瑞老家在东光农村,2001年调入东光县房管局,现在是东光县住建局房管办后勤股股长。说起他在元曲公园捡拾垃圾的“历史”,源于当年一次偶然的小事。

  郑培瑞说,元曲公园开园后,他每天早晨都去公园锻炼。有一天早晨他看到一个孩子喝完了一袋奶,随手就将袋子扔到了地上。当时郑培瑞也没多想,随手拾起来给扔进垃圾箱了。结果第二天他又碰到了这对母子。孩子又把袋子扔地上了,这时妈妈说话了:“拾起来,像这位叔叔一样扔垃圾箱里去!”

  这件小事给了郑培瑞很大的触动。他想,如果通过自己一个人的行动影响、带动起身边更多人,那我们的环境岂不是会有彻底的改观?

  机关干部公园拾垃圾

  从那时起,机关干部郑培瑞每天早晨再去元曲公园时就多了一项任务:拾垃圾。刚开始时他用塑料袋,徒手拾。结果发现不行,一是太费塑料袋,二是徒手太脏了。于是他开始不断添置自己的“装备”,从羽绒服的包装袋到妻子用化肥袋做的“专业垃圾袋”,从做煤球的“铁筷子”到网上订购的环卫专用的夹子。

  郑培瑞说,他刚开始拾垃圾时人们议论纷纷,大家想不明白他到底图什么。对此,他确实苦恼过,但后来他决定不再理睬这些,坚持天天去拾垃圾。人们慢慢也理解了并且对他产生了敬意。郑培瑞说,现在经常有不认识的人在公园里跟他打招呼,还有人冲他伸出大拇指。当然,最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垃圾的数量越来越少了,刚开始时一早晨能拾七八袋子,现在基本上只捡到一两袋子了。另外,郑培瑞自己买来用坏的“垃圾夹子”最少也有15个了,现在,公园管理处给他免费提供夹子。

  卖废品的钱全用于公益

  郑培瑞说,开始时有人跟他开玩笑:这拾废品也能卖不少钱呢!说到这时他“哈哈”笑起来,他这些年来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但这卖废品的钱实在是太微薄了,一年也只能卖个200多块钱,当然,即使这样这些钱也全部被他用于了公益事业。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郑培瑞就资助了一名贫困中学生。这个孩子父母离异,跟着姥姥姥爷生活,条件很差。他“一对一”资助这个孩子,每年给孩子拿1200元的助学款。另外,郑培瑞还参加了东光县当地民间爱心团队,经常参加一些针对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公益活动。

  郑培瑞说,开始时孩子不理解他,因为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雅号”,叫“破烂王子”。但前些天郑培瑞作为“沧州好人”代表在沧州参加一个活动时见到了“当代雷锋”郭明义,并且合影留念。他把这张照片摆到了家里重要的位置。孩子一下子“崇拜”起他来。他趁机告诉孩子:“能带动一个人行动起来就是成绩。”(燕赵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