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通讯:四川震灾区山沟里有支感恩的车队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23/2012 15:52: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理县5月23日电 题:通讯:四川震灾区山沟里有支感恩的车队

  记者 刘贤 安源

  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古尔沟镇有一个新桥村,位于两山之间,岷江的支流杂谷脑河淙淙流过。百余户人家,地少。其中27户人靠开大货车、铲车讨生活,他们组建了一支随时待命的爱心车队。队长陈福昌说,爱心车队为的是感恩。

  从成都驱车约3个小时才抵达新桥村。沿路仍可见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的山石松动的地貌。

  记者走进新桥村村委大院,抬眼就见大型货车围了一圈,每辆车的挡风玻璃下端都贴着“爱心车队”字样。

  队长陈福昌43岁,是队里的老大哥,敦实的中等个头,黑色的裤子和皮鞋灰扑扑的。

  2010年,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陈福昌当日晚上看到新闻后就决定开着自己的大货车去救援。第二天凌晨4点,他带着一万元人民币,一路不停歇地赶往舟曲。在舟曲又碰到了同村另外两位货车司机,也是去救援的。他们申请加入到舟曲的救援部队,帮助清理淤泥,整整8天。

  从舟曲回来后,组建一个爱心车队的想法在陈福昌心中萌芽。“‘5.12’地震的时候,我们村受了灾,各界人士对我们都关心帮助,我们为啥子不能成立这样一个车队,在发生舟曲这样的灾难时,以我们微弱的力量去救援呢”,陈福昌空闲时把想法慢慢透给同村的货车司机们,得到一片赞同声。

  26岁的王育才戴着一副时髦的墨镜,在这支平均年龄约30岁的车队中挺醒目。“汶川地震后的两个月内,村子附近老百姓种的白菜因为道路损毁运不出去,我们就主动免费绕路给他们运出去,又从成都拉大米、板房等救灾物资回来”,王育才说,那时候看到外地人都在免费帮我们,我们自己为家乡做点事,都没想过要运费。

  地震后的两个月,从理县到成都往返一趟花费得4千到9千元,这些货车司机们因为免费运货每人都贴了几万元的油钱。

  “那时候我们开着车从安置点路过,学生们都排成队给我们敬礼,还有老婆婆磕头”,王育才说到这里有些激动,“以前开车都是想着自己挣点钱。做了好事后别人看我都不一样了,心头自豪,就有了哪里受灾就去哪里帮助的想法。”

  就这样,新桥村的20多位货车、铲车司机们在学校因水管冻裂缺水时免费送水;在村里遭了泥石流后在松动的山石下清理泥石,以免河道被堵威胁下游村落安全……

  今年3月,云南省遭受旱灾,陈福昌领头准备去运水,“爱心车队”也正式挂牌成立。陈福昌说,车队还准备成立一个公益基金,把大家运货挣的钱抽出一部分作为参与公益行动的准备资金。

  记者了解到,这支12辆自卸货车、12辆平板货车、3辆铲车组成的爱心车队,每辆车都还有贷款要还。

  在爱心车队正式成立前,陈福昌曾经问队友们贷款还没还完愿不愿意做公益?

  “愿意。钱还可以再挣嘛。”这是爱心车队成员们的回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