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字显示:43.66%的合肥人认为自己处于一般幸福状态,35.9%的合肥人坦言比较幸福,在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合肥排名第三,我认为调查结果对合肥是鼓励和鞭策。”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代表说,合肥会再接再厉,把合肥打造成更具幸福感的城市,要坚持走和谐发展之路,大力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让生活在合肥的人能够更加幸福。
吴存荣说,近年来,合肥倾心最多的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大民生”,倡导最多的是公平正义下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最多的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践中,无论是作出重大决策,还是部署重大任务,都得到了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和拥护;无论是在前进中克服困难,还是在改革中破解难题,人民群众都积极支持和配合。
“搞一次特殊,就降低一份威信;破一次规矩,就留下一个污点;谋一次私利,就失去一份民心。”吴存荣说,在合肥,无论是书记市长,还是其他领导干部,都是普通人民公仆,都要当群众的“服务员”,绝对不允许有“当官做老爷”的想法,绝不允许搞特殊化。要求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扎实做好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团结群众工作。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切实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利益,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要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做富民惠民利民的事,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
“游泳的技能只能在水中练就,群众工作的本领只能在为民服务中增强。”吴存荣认为,群众工作新方法只能在为民服务实践中增长本领。合肥以安徽开展“五级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全市各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及广大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访民情、汇民智、释民惑、解民忧、惠民生。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入实施“民生工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企业改制、涉法诉讼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事实证明,发展越好的地方,往往也越稳定、越和谐。合肥就是成功的例证。近年来,合肥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显著,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合肥”建设深入推进,连续4届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称号,两次获得“长安杯”,成为全国首批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市。吴存荣说,在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上,合肥的经验就是通过发展和改革来解决稳定问题,而不是就稳定讲稳定的问题,坚持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做加法,化解各种矛盾做减法的理念。例如,合肥努力实现充分就业、抓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贯穿的就是这种理念。作为省会城市,努力把合肥建设成为安徽省最平安、最幸福、最和谐的“首善之区”,展现的就是合肥的责任和坚守。
当前,合肥的建设与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面临着新的机遇、肩负着新的使命。行政区划调整之后,合肥市土地面积达到11433平方公里,占全省比重从5.1%提高到8.2%;户籍人口增加207万,达到702万人,占全省比重从7.2%提高到10.3%,常住人口达到745.7万人。今后五年,合肥的奋斗目标是:实现“三个翻番”,即地区生产总值翻番,达到7000亿元;财政收入翻番,达到1200亿元;城乡居民收入翻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7500元、13500元。
“老百姓对改革发展、和谐幸福的认识和需求是动态向上的,如果老百姓没有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就不会满意;如果老百姓的合理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关切和回应,就有可能导致民怨。”吴存荣说,新一轮跨越发展是一份面向人民群众的承诺书,凭的是实干、实绩和实效,必须以更加过硬的能力作风来回应群众的热切期待。(记者李光明)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