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上海市实现“十五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覆盖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12/22/2011 11:00:34   来源:文汇报
■读数据

  出门步行一刻钟,在社区里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已经成为许多市民的“休闲”习惯。方便、舒适、丰富多彩,是基层文化设施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十一五”末,上海全市共建设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03个,社区文化信息苑349个,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5245个,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1697个,农家书屋1514个。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近295万平方米,比“十五”期间增加了75%,基本实现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全覆盖和“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目标。

  以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重点、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已经化作楼宇间、街道中的舞台,每天上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去年,全市就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47万余场次,参与人次超过3608万。

  ■讲故事

  社区书场天天开,有茶有故事还有老相识

  “演出就要开始了,茶已经冲好,请您往里走。”下午,两位来自江苏的演员在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武定书场”,演出评弹《杨乃武与小白菜》,门口的志愿者一边招呼大家往里走,一边往每位听众手里递上一杯茶。“每天下午1:30来这里边喝茶边听书,和老相识聚聚,舒服!”常来听书的张伯伯告诉记者,书场大概每15天讲一档书,“单听一场5块,买联票一场4块。180个座位的书场里,很多都是老朋友。”话还没说完,张伯伯就被几位“老相识”叫住,端着茶打着招呼,往书场里找座位去了。社区志愿者说,“180个座位天天爆满。如果听众太多,还可以在旁边的教室用大屏幕直播演出。”

  有好听的,还能听得好,是武定书场听众爆棚的原因。提供好的内容,做好贴心服务,正是基本实现“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同时,全市社区文化中心积极探索的课题。

  以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为例,不仅内容汇集了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东方社区信息苑、健身俱乐部、青少年科技探索馆等网罗全年龄段居民的特色活动项目。而且把服务和管理提到和内容并重的地位,通过了ISO9001(2008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每个月的20号,活动中心都有免费的文艺演出。社区中13个居委会都会贴出海报通知。来看的居民不用出一分钱,所有内容都由东方宣教配送。”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任韩乃玲,拿着一叠厚厚的“配送单”,配送单上的近50个综合演出场次,每场都有歌舞曲艺等十来个节目。京剧、越剧、杂技、黄梅戏、合唱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场场必备,社区工作人员要做的,就是根据社区居民平时的喜好,在每月的节目单上选节目,而在这些节目里,许多都是居民们自己编排的,治安宣传、环保生活等社区话题,都被纳入其中。

  下午4:00之后,听书的中老年人陆续离开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心却并没有就此冷清。先是放学的孩子来这里做作业,之后下班的白领也直奔健身房而去。让各个年龄段的社区居民,都能在文化中心找到自已需要的服务,哪怕只是一杯茶,只是一个做作业的地方。正是这样的内容和服务的“全覆盖”,让居民总人数5万左右的石门二路社区,平均一天有500人次来文化中心参加活动。(记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