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集北海客家圣土仪式
此前,已在河南、广东、福建、台湾、香港等地采集了圣土。
国际在线消息(驻广西记者 张江元 张垒 符海涛):12月1日上午,“世界客家播迁路”全球根亲文化交流活动之圣土采集活动重要的一站——采集北海客家圣土,在北海客家人聚居地--福成镇新安村举行,这是在广西举办的世界客属第24届恳亲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来自全球客属代表6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黄道伟说,客家源自中原,广西有近800万客家人,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北海客家人60余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3。早在2000多年前,秦始皇十万大军南征时,最先修通南越水路,并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秦灭亡后,军队中许多客家人都留了下来,成为广西最早的客家先民。千百年来,广西、北海客家人为生存与发展,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智慧披荆斩棘,开山治水,艰苦创业,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在这片热土上孕育了像陈铭枢等客家杰出英才,他们为国家统一、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据了解,为了体现客家人“根在中原,情系祖庭,同声同气,四海一家”的情结,2008年10月,在西安举行的世界客属第22届恳亲大会主席团会议上,由河南省客家联谊会、河南省华夏客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联合陕西、广西等海内外著名客属社团、文化机构,共同发起了一项“采集全球客家圣土,打造客家文化标志—世界客家播迁图”提案。在河南省始祖文化圣地、海内外客家祖地、居住地的文化胜地采集原质土壤,称之为“客家圣土”和“五色土”,并在“客家圣土”汇集后,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反映世界客家分布的特型地图。“世界客家播迁图”其造型将纳入客家引为自豪的世界文化遗产“土楼”和中原文化元素等作为主要表现形式。“世界客家播迁图”将作为客家文化神圣的标志性景观,并选择最神圣的圣地安放。将成为客家人跟着时代走的历史见证,将承载着客家人的过去,记录着客家人的现在,也预示着客家人的将来。
2009年,以“采集全球客家圣土”为重要活动内容的世界客家播迁路全球根亲文化活动在河南首先拉开序幕,已经先后在河南省9个始祖文化圣地、广东、福建、台湾、香港等地举行了采集圣土活动。
• 中国角型毛巾架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2018-2023)
• 中国直接挡轴市场深度研究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1-2023)
• 2018-2023年KTV专用触摸屏市场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中国回流式高细度粉碎机市场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8-2023)
• 2018-2023年中国原色瓦楞纸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策略预测报告
• 中国雪白深效精华液市场深度调研及战略研究报告(2018-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