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100万能“摆平”几斤几两的正义?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30/2011 10:04:37   来源:国际在线

  19岁的小伙邹某和朋友8月27日凌晨四点从网吧出来后在路口经斑马线过街时被一辆黑色小车撞飞。肇事者为长沙中南大学读大三的马某,马某撞人后逆行逃逸,随后在被交警逼停的情况下拒捕闯红灯逃离。马某现已被警方拘留,但称愿意拿出一百万元来摆平此事。(8月29日红网)

  无证无牌,拒捕逃逸——此等恶劣的行径如果出自普通公民,按照罪罚相当的原则,估计很难有“咸鱼翻身”的想象。但事发在“富二代”身上,就有了戏剧性的逆转:马某口出狂言,称愿意拿出一百万来摆平此事。大三的学生,即便不是法律专业,也不至于对一连串人命关天的违法行为无知到“无畏”的境地;但因为有100万托底,人命不再重要、法纪不再重要,金钱可以“摆平”所有的矛盾和障碍。最贴切的联想还是那句话,“只要公平是相对的,则金钱必有超凡的能力”。

  这不是一个关乎“富二代”普法教育的标本,而是社会“摆平逻辑”的一个缩影。有些事是摆得平的,有些事是摆不平的;有些东西可以用来当作摆平的砝码,而有些东西不能成为摆平的道具。然而,这些年,公众却发现,很多摆不平的事情神奇地被摆平,很多不能拿来摆平事件的东西屡屡刺痛着大家的眼睛。譬如被网民封为“史上最牛”工商局长的沈阳市沈河区工商局长杨晓松,不止一家媒体在报道中提到,其动用多方力量“封锁消息”,谁帮“最牛工商局长”摆平了媒体、以什么力量“摆平”媒体?这些问题一直成谜。再如河北诚信有限责任公司是河北元氏县的利税大户、拥有众多荣誉的“明星企业”,但这家规模最大的化工厂,同时也是当地的排污大户,诡异的是,政府部门“帮”着企业拿钱摆平事,令民众怨声载道……当“摆平”成为社会生活的常态,货币自然就拥有了新的“功效”。

  很多时候,“摆平”的意思就是花钱改正义、花钱买公平、花钱掩真相。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指出,“摆平盛行的重要原因是存在着摆平文化,明知道摆平违法,但操作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钱天生不是个坏东西,但权力一旦向金钱敞开怀抱,两相勾搭、珠胎暗结,货币就成了戕害公序良俗的利器。“摆平”有市场,根源还是权力一不小心就容易失范——这里的权力既可能是行政权力,也可能是司法权力。

  100万能“摆平”几斤几两的正义?这个问题注定不会有个标准答案。但事实告诉我们,在鳞次栉比的矿难事件中,100万也许确实能摆平一条、甚至更多的人命。富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财富勾兑正义的能力。“富二代”的张狂给公众提供了想象的空间,顺着这个思路,“摆平文化”会不会又有些新的蛛丝马迹?(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