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学者称重庆唱红歌并非坏事 但无须搞成全民运动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8/01/2011 17:11:00   来源:齐鲁晚报

学者称重庆唱红歌并非坏事但无须搞成全民运动

  《重庆模式》作者杨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重庆模式横空出世,震惊国内外。”

  “唱红”与“打黑”,强人政治与民主法治,经济利益与不播广告的重庆卫视……当这些看似矛盾的元素统一加在一座被称为“西红市”的城市身上时,人们对这座城市也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解读。

  而杨帆和他的合作者把这些总结为“重庆模式”,并在数次去重庆调研后,合作出版《重庆模式》一书,试图把缠绕在这座城市身上越来越多的猜测和娱乐元素拿掉,从学术角度分析这一横空出世的“模式”。虽然当地政府“可能觉得我们提出重庆模式是给他们添乱了”。

  学术是学术,官场归官场,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杨帆在北京一家粥铺内,对本报记者讲,他们所研究的“重庆模式”,其实更是一种“我们知识分子的独立话语”。

  “鼓励自发唱红,但没必要搞成全民运动”

  齐鲁晚报:现在人们一提到重庆,首先想到的是唱红歌,甚至前一阵子重庆红歌唱到了北京。所以,一谈重庆模式,我就想先听听您对唱红歌的看法。

  杨帆:呵呵,如果没有其他的东西,只是唱红,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信仰仪式。在目前背景下,它对树立信仰、纠正错误思潮是有益的。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信仰缺失是中国走向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不是依靠唱歌就可以唱回来的。

  重庆愿意搞出特色来,创造一种红色文化,这不是坏事。但有人说重庆财政为此花了很多钱,花钱多了就不好了。

  齐鲁晚报:那您觉得重庆唱红起到他们想要的作用了吗?

  杨帆:唱红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不要估计过高。唱红歌其实就是创造一种氛围,这对人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是有作用的。年轻人也应该适当唱唱红歌,改变一下基本的氛围。

  当然,唱红不是都要唱,不是要用许多时间唱。唱红应该降温,人民群众自发地唱也应该鼓励。其他,就没有必要搞成全民运动了。

  齐鲁晚报:但近两年来,重庆唱红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既然唱红歌是积极向上创造氛围的好东西,为什么还会被这么多人质疑呢?

  杨帆:唱红本来就是一种意识形态,在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里,应该包括唱红。

  现在唱红激怒了一些人,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唱红是“文革”时期的群众运动模式。的确,唱红在历史上曾经是“文革”的舆论准备之一,但是唱红不等于“文革”。“文革”的核心错误在于破坏法制,砸烂公检法,以群众组织干涉人的基本自由和权利。既然唱红不等于“文革”,那重庆究竟想干什么?现在关键一步还没有走出来,我们还要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

  齐鲁晚报:现在人们总是把唱红和打黑放到一起提,您认为这两者之间有联系吗?

  杨帆:依靠唱红,重庆发掘出群众中间存在的越来越强烈的信仰和勇气。政府直接发给群众20万个信封,鼓励群众揭发黑社会和贪官。群众提供了4万多条线索,八成都是实名举报的。重庆人民就是在这种氛围中被动员起来参与法制建设的。

  但是话说回来,唱红只能创造一种氛围,不能代替法治和民主建设,唱红打黑之后,是走向“文革”,还是转向民主与法治,这对重庆是一个选择,我们拭目以待。

  重庆模式不只是唱红打黑

  齐鲁晚报:除了我们常常说到的唱红打黑,您理解或研究的重庆模式是什么样的?

  杨帆:重庆模式不只是唱红打黑,准确来说,是重庆施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发展的方式,解决住房、医疗、教育、统筹城乡模式的方式。

  齐鲁晚报:那您觉得,重庆这张综合答卷做得如何?

  杨帆:重庆在公租房、促进农民增收、实行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等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搞民生不能一窝蜂,要有财力,面不能大,要选择正确的机制。

  齐鲁晚报:通过您的调研,您给重庆模式打多少分?

  杨帆:说老实话,我现在给重庆打60分。

  齐鲁晚报:也就是刚及格。杨帆:重庆已做的事我认为基本上没有什么错,意义很大,扣掉的40分里,有10分是不足的地方,还有30分是它还没有完成的,我建议做民主和法治试验。我打这个分数的意思是,开头开得很好,后面至少有十年实践过程,所以我给它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