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产经轻工日化电器通讯仪器机械冶金矿产建筑建材石油化工食品医药电子电工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农业环保图片手机版
当前位置:中国市场调查网>新闻>国内新闻>  正文

重庆直辖后首次飞机播种造林 5天消灭4.7万亩荒山

中国市场调查网  时间:05/10/2011 09:03:00   来源:重庆晚报

  今日上午10点30分,一辆披红挂彩的贝尔-206轻型直升机转动螺旋翼,在上千人的注目下缓缓升空,开始执行飞机播种造林任务,拉开重庆直辖后首次飞播的序幕。据悉,首次飞播造林试点将历时5天,为渝北区的4.7万亩荒山播种。

  工人将树种装上飞机

  华龙网讯 昨天上午10点半,一架小型直升机从渝北区大湾镇广场缓缓升空,朝大山深处飞去。

  这是我市直辖后首次进行飞机播种造林的尝试,5天内,这架飞机将为渝北区4.7万亩人迹罕至的荒山播种。

  飞机如何播种?

  装上铁皮播撒器,百米高空“天女散花”

  执行播种任务的飞机是一架贝尔-206轻型直升机,个头不大,显得非常轻巧。舱内只能容纳飞机驾驶员和飞播操作员两个人,他们身后就是播撒器———两个正方形的铁皮箱子,一次可以装着400斤种子。

  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杜士才介绍,飞机是租来的,播撒器由我市林业工作者设计改装,底部焊接了两个漏斗状的管子,飞到100~200米高度后,种子就从这里播撒出去,向下“天女散花”。

  树种有何要求?

  自带“营养外衣”,遇雨水即融入泥土

  米粒大小的种子从百米高空往下撒,怎么保证它们不乱飞并存活下来呢?

  “种子都穿着营养外套。”杜士才介绍,这些种子都是一颗颗测定了发芽率,用生根粉浸泡处理过,然后还密实地裹着一层“糖衣”,成分是高黏度的黄泥。不但增加种子重量,避免播撒时被风吹的太远,还能“救命”。

  杜士才解释,播种并不是随时都能进行,还要“看天”,一定要赶在下雨前,当树种的外衣遇水,就会融化进入泥土中,提高发芽率。“天气预报说这两天有雨,刚好是播种的好时机。”

  据了解,这次飞播选择的树种有马尾松、柏木、火炬松、刺槐、湿地松、大叶女贞、木荷、枫香等,能抵御恶劣环境,保证存活率。

  为何飞机播种?

  每亩成本仅90元,一次可以播撒750亩

  “飞播成本要比人工造林低10多倍。”杜士才说,人工荒山造林一亩成本要1000多元,而飞机播种仅仅需90多元,速度也快,400斤种子一次可播撒750亩。

  此外,我市目前有300多万亩荒山需要绿化,很多地方山高坡陡,人迹罕至,靠人力抵达危险又艰难,飞播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覆盖也比较均匀,不会因为工人无法抵达造成“留白”。

  据了解,此次飞机播种造林试点共进行5天,区域覆盖渝北区大湾镇、茨竹镇境内渝邻高速公路沿线以东区域,属于主城城周屏障森林工程建设区,面积达到47071.9亩。

  上世纪70年代,四川省曾组织对奉节、云阳、长寿等地进行飞播,当时播下的马尾松种子现在已经长成林,直径达到20厘米粗。此次飞播尝试后,林业人员将研究存活率、总结经验,然后在全市推广,力争3年内让30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穿上绿衣。(姜莹 钱波)